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客家旅游 >> 正文内容

古城墙如何焕发新生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5日

 

县城古城墙(局部)今貌。

县城古城墙原貌。(资料图片)

    古韵千年歌不断,琴水潺潺依旧流。近日,记者来到石城县走访,只见规模宏伟、高大壮观的古城墙似一条巨龙匍匐在琴江河畔。这里的城墙开展维修、重建系列工程之后,再次焕发生机。每天清晨,旭日初升,古城墙下必有三五成群的老者,拉二胡、唱京剧,乐在其中;下棋、打太极、遛弯,琴江公园里不乏热闹的人群……

    保护措施有规章

    据记载,石城县古城墙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为土墙,明成化二十三年(1478年)改建砖墙。后经洪水兵燹毁坏,几经重修,直至解放仍保存完好。后因城区扩大,只保留东门与北门城楼及临江一段约600米的城墙。此段城墙及二城门于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

    为让城墙“浴火重生”,石城以保护为先。多年来,《石城城墙保护条例》《石城城墙总体保护规划》等文物保护制度和细则相继出台,监测、预警、维护、抢险、研究、展示、档案等一整套科学保护体系建立并发挥作用。

    “通过立法保护与部门联动相结合,从法律上严惩破坏城墙的行为,同时还明确了文物、规划、建设、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保护城墙的职责,建立起了各部门共同保护城墙的联动机制。”石城县文化馆馆长黄慕云向记者介绍,“首先是保护、修缮、加固城墙现存建筑物文物本体,使其历史真实性不受损;其次,在全面掌握历史照片、历史记载、历史原貌的条件下,科学谨慎地修复有据可考的建筑物,重建城墙。”

    整体提升有规划

    “在修缮改造提升的同时,还融入了绿色保护的理念”,该县城市规划局工作人员吕丽娟表示,石城城墙附近修建琴江公园和客家风情广场,既方便了市民休闲健身,也美化了环境,让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

    城墙,是固化的文化,是城市的标志,是摸得着的历史。石城县投入200余万元,全面修复已损坏的北门古城墙,对东门的城墙与城楼进行重建,对城墙周围的建筑进行亮化、美化,将老城墙打造成石城最美夜景地段。

    古城墙的修复也不仅限于机械式的保护修缮。在保护的同时,城墙的周边环境更值得整体规划,老城墙、琴江河、琴江两岸绿化带、客家风情商业街、桂花巷,“墙河林街巷”五位一体的规划思路,将南宋风貌的城墙打造成了一条文化、休闲、娱乐的风光带。琴江两岸柳绿成荫,以南宋风貌重铸的城墙沧桑厚重,气势恢弘。石城县城也随之蜕变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仅2014年5月,该县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就突破1.5万人次。

    开发保护有底线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墙保护与城市规划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有些地方跟风修城墙,结果很不考究、不伦不类,让文物变得很粗糙,管理也很粗放。

    “绝对不开发是不合适的,但绝不能超过文物的承载力,同时管理上也需要细化,应该立足于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而不是片面注重开发与经营。”黄慕云向记者说道,“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古城墙的古风古韵、社情民俗、时代价值和人文精神,尤其要从中挖掘出城市与古城墙和谐共生的价值内涵,做到古典与现代相融,而不是在拆与建上争执不休。”他认为,城墙周边的环境保护举措更需完善,比如城墙周边的机动车如何分流、车辆如何停放,都应有严格的规定;此外,对城墙在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上的价值方面的研究,以及与城墙有关的文物的民间收集整理,有待加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方圆 特约记者赖於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