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保险业首家“大数据”公司探密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记者张兰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2日

  就在马化腾、马云和马明哲把“大数据”这一概念炒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一家“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监会依法实施管理,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20亿元”的大数据公司——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保信”)日前正式宣布成立。

  尽管成立方式非常低调,但作为我国保险业首家基础数据信息公司,中国保信在筹备期间就备受关注,其发展目标、盈利模式、客户群体以及发展愿景等都被保险业内所热议。带着“揭开神秘面纱”的任务,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保信执行董事、总裁吴晓军。

  汇聚利用数据资源

  转变行业发展方式

  记者: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给包含保险业在内的金融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代背景和技术条件下成立的中国保信承担着怎样的职责?

  吴晓军: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数据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全行业对保险数据资源汇聚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通过数据信息的集中共享和挖掘利用,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业定价基准和风险数据指标,已成为保险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和监管能力改善的基础性工程。

  在前期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美国、英国、德国等保险市场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部分险种数据行业内以及与外部数据的交互。如美国的保险服务公司(ISO),成立于1971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信息交互共享机构。ISO积累了1000多家保险公司70年以上的保单保费及理赔损失等方面的详细记录,为保险公司提供数据和咨询服务。

  中国保信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统一建设和运营保险信息共享平台,为保险公司之间及保险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信息交互使用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保险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加强保险创新、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提供基础性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支持。保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后,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可以更准确、及时、深入地把握行业的风险状况,提高保险经营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风险应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范保险消费欺诈,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整合车险信息起步

  全面开发数据资源

  记者:保险业目前数据资源利用的情况如何?成立中国保信后将如何提升整个行业的数据资源利用水平?

  吴晓军:保险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行业的共同愿望,对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保信成立前,应全行业的共同需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了车险信息平台,覆盖了全国22个省(市),其它13个省(市)在当地保险行业协会的牵头下也分别建立了车险平台。行业初步实现了车险部分数据的共享和开发利用,为促进车险业务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但从整个行业看,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程度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保信成立后,首先对原各地分别建立的车险信息平台进行了整合,第一阶段的管理权移交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业务和数据迁移,今年将实现全国大集中。下一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国保信将逐步规划建设多个支持性平台,使共享平台成为保险生产的支持平台,提高保险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从整体上看,中国保信将统一规划建设行业共享信息平台。首先是整合行业资源,防止分散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保险公司的多头应对;其次是实现行业的互联互通,改变原来各省(市)之间数据无法共享的局面;再次是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数据标准化和系统性收集,便于保险公司之间数据共享。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启动研究股份制改造

  记者:中国保信的股东和客户主要是谁?将采用怎样的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

  吴晓军:中国保信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独资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目前主要立足行业本身开展业务,各保险公司是我们的主要客户。在盈利模式方面,中国保信实行有偿服务,服务收费以保证平台建设和运营为原则,不加重保险公司负担,不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

  在运营管理方面,信息安全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根本。中国保信将以规范化、专业化方式开展平台建设,通过建立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来确保信息安全。在平台采集各类信息后,中国保信只向使用方提供加工后的类别信息,并采取有效的隔离和屏蔽技术,严格保护公司商业秘密和客户个人信息。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保信由中国保监会依法实施管理,保监会将制定专门监管规定,严格规范中国保信的管理运作。中国保信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控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实行高标准、专业化的运营管理。

  记者: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中国保信近期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吴晓军:中国保信的基本目标是建成一个集中统一、设计科学、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为保险发展和监管服务。近期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业务建设方面,我们将巩固现有车险平台业务,并以此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开展相关业务的规划研究。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业务规划与技术规划同步实施,基础设施与业务建设滚动发展,同时抓紧开展技术架构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三是在制度和运行体系建设方面,搭建起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形成制度管理的闭环,让公司的各类经营活动有规可依,同时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实际,调整和优化公司架构。四是在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启动公司股份制改造的相关研究和设计工作,有针对性地研究资金募集渠道和股份制的形式,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初步建立公司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核心团队,用两年的时间形成公司合格的运行管理团队,用三年的时间形成公司关键业务的核心开发团队。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