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经济数据:GDP同比增7.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0日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2013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56884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7% 。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7.7% ,二季度增长 7.5% ,三季度增长 7.8% ,四季度增长 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56957 亿元,增长 4.0% ;第二产业增加值 249684 亿元,增长 7.8% ;第三产业增加值 262204 亿元,增长 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 3.7% 。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60194 万吨,比上年增加 1236 万吨,增长 2.1% 。其中,夏粮产量 13189 万吨,增长 1.5% ;早稻产量 3407 万吨,增长 2.4% ;秋粮产量 43597 万吨,增长 2.3% 。全年棉花产量 631 万吨,比上年减少 7.7% ;油料产量 3531 万吨,增长 2.8% ;糖料产量 13759 万吨,增长 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8373 万吨,比上年增长 1.8% ,其中猪肉产量 5493 万吨,增长 2.8% 。生猪存栏 47411 万头,比上年下降 0.4% ;生猪出栏 71557 万头,比上年增长 2.5% 。全年禽蛋产量 2876 万吨,比上年增长 0.5% ;牛奶产量 3531 万吨,下降 5.7% 。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9.5% ,二季度增长 9.1% ,三季度增长 10.1% ,四季度增长 10.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9% ,集体企业增长 4.3% ,股份制企业增长 11.0%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8.3%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4% ,制造业增长 10.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6.8%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8.9% ,中部地区增长 10.7% ,西部地区增长 11.0% 。分产品看,全年 464 种工业产品中有 340 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 7.6% ,粗钢增长 7.5% ,钢材增长 11.4% ,水泥增长 9.6% ,平板玻璃增长 11.2% ,十种有色金属增长 9.9% ,焦炭增长 8.1% ,硫酸(折 100% )增长 5.8% ,烧碱(折 100% )增长 6.6% ,化学纤维增长 8.1% ,乙烯增长 8.5% ,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 7.8% ,集成电路增长 10.4% ,汽车增长 18.4% ,其中轿车增长 1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 97.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 1134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 。 12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7% ,环比增长 0.71% 。

     1-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5333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3.2% ,其中,主营活动利润 5370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4% 。在 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 27 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 12 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 2 个行业由上年同期主营活动亏损转为盈利。 1-11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 85.64 元,以利润总额计算的利润率为 5.77% 。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436528 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9.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9.2%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144056 亿元,增长 16.3% ;民间投资 274794 亿元,增长 23.1% ,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 63%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 17.9% ,中部地区增长 22.8% ,西部地区增长 2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 92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5% ;第二产业投资 184804 亿元,增长 17.4% ;第三产业投资 242482 亿元,增长 21.0% 。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 1818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8% ;其中,采矿业投资 14750 亿元,增长 10.9% ;制造业投资 147370 亿元,增长 18.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 19744 亿元,增长 18.4% 。全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 ) 投资 716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2%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 48038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1%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 17.0% ,国内贷款增长 14.4% ,自筹资金增长 20.8% ,利用外资下降 3.7% 。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3578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2% ;新开工项目 389256 个,比上年增加 66194 个。从环比看, 12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 1.41% 。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86013 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9.8%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9.4% ),其中住宅投资增长 19.4% 。房屋新开工面积 201208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3.5%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 11.6%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130551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7.3%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 17.5%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 81428 亿元,增长 26.3% ,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 26.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 38814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8.8% 。 12 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 49295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35.2%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1221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6.5% 。其中,国内贷款增长 33.1% ,自筹资金增长 21.3% ,利用外资增长 32.8% 。
 
    四、市场销售平稳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4380 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3.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5%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18885 亿元,增长 11.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024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9%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31918 亿元,增长 14.6%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 253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9.0% ,商品零售 208988 亿元,增长 13.6%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 110704 亿元,增长 12.7% ,其中,汽车类增长 10.4% ,家具类增长 21.0%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14.5% 。 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 13.6%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2.2% ),环比增长 1.24% 。

     五、进出口增长有所回升

     全年进出口总额 4160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7.6% ,其中,出口 22100 亿美元,增长 7.9% ,进口 19503 亿美元,增长 7.3% 。进出口相抵,顺差 2597.5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 2197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9.3% ,加工贸易进出口 13578 亿美元,增长 1.0% 。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 10876 亿美元,增长 10.1% ,加工贸易出口 8608 亿美元,下降 0.2% 。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 11097 亿美元,增长 8.5% ,加工贸易进口 4970 亿美元,增长 3.3% 。 12 月份,进出口总额 38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6.2% ,其中,出口 2077 亿美元,增长 4.3% ,进口 1821 亿美元,增长 8.3% 。

     六、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6% 。其中,城市上涨 2.6% ,农村上涨 2.8%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 4.7% ,烟酒及用品上涨 0.3% ,衣着上涨 2.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 1.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 1.3% ,交通和通信下降 0.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 1.8% ,居住上涨 2.8% 。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 4.6% ,油脂价格上涨 0.3% ,猪肉价格上涨 0.3% ,鲜菜价格上涨 8.1% 。 12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5% ,环比上涨 0.3%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 1.9% , 12 月份同比下降 1.4% ,环比持平。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 2.0% , 12 月份同比下降 1.4% ,环比持平。

     七、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 29547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955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9.7%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0% 。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 9.2% ,经营净收入增长 9.8% ,财产性收入增长 14.6% ,转移性收入增长 10.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4200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0.1% 。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11434 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18483 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24518 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32415 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56389 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896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2.4%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3%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 16.8% ,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 7.4% ,财产性收入增长 17.7% ,转移性收入增长 14.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 790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2.7% 。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 2583 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 5516 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入 7942 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 11373 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 21273 元。 2013 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 0.473 。全年农民工总量 26894 万人,比上年增加 633 万人,增长 2.4% ,其中,本地农民工 10284 万人,增长 3.6% ,外出农民工 16610 万人,增长 1.7% 。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 2609 元,比上年增长 13.9% 。

     八、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12 月末,广义货币( M2 )余额 110.65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3.6% ,狭义货币( M1 )余额 33.73 万亿元,增长 9.3% ,流通中货币( M0 )余额 5.86 万亿元,增长 7.1% 。 12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 71.9 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 104.38 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 8.89 万亿元,比上年多增 6879 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 12.56 万亿元,比上年多增 1.74 万亿元。

     九、人口就业总体平稳

     2013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 13607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68 万人。出生人口 1640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12.08 ‰,死亡人口 972 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7.16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4.92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 69728 万人,女性人口 66344 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 105.10 (以女性为 100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7.60 。从年龄构成看, 16 周岁以上至 60 周岁以下(不含 60 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 91954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244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67.6% ,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0243 万人,占总人口的 14.9% ,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 13161 万人,占总人口的 9.7%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 73111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929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62961 万人,减少 1261 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53.73% 。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 2.89 亿人,比上年末增加 959 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 2.45 亿人,比上年末增加 812 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 7697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73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 38240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138 万人。
 
    总体看来, 2013 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进步、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附注:

     ( 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 2)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从 2011年 4月份起对外公布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统计指标的经季节调整的环比数据。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 2013年四季度 GDP环比数据、 2013年 12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12年及 2013年各季度 GDP环比增速分别为 1.4%、 2.1%、 2.0%、 1.9%、 1.5%、 1.8%、 2.2%、 1.8%。
     ( 3) 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调整的具体内容请参见 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 4)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2个省(市、自治区)。
     ( 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 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 6)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 6个月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存贷款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
    ( 8)就业人员是指在 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13 12 月份及全年主要统计数据
12
1-12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568845
7.7
第一产业
56957
4.0
第二产业
249684
7.8
第三产业
262204
8.3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3.7
二、农业
 
 
 
 
粮食(万吨)
60194
2.1
 夏粮(万吨)
13189
1.5
 早稻(万吨)
3407
2.4
 秋粮(万吨)
43597
2.3
棉花(万吨)
631
-7.7
油料(万吨)
3531
2.8
糖料(万吨)
13759
2.0
猪牛羊禽肉(万吨)
8373
1.8
  # 猪肉(万吨)
5493
2.8
生猪存栏(万头)
47411
-0.4
生猪出栏(万头)
71557
2.5
禽蛋(万吨)
2876
0.5
牛奶(万吨)
3531
-5.7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7
9.7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5.4
6.4
 制造业
10.7
10.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0
6.8
分经济类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8.3
6.9
 集体企业
3.4
4.3
 股份制企业
10.8
11.0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8.9
8.3
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6.3
8.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2.6
12.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1
11.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7
9.9
 通用设备制造业
8.2
9.2
 汽车制造业
20.8
14.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9.0
4.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1.0
10.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1.8
11.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5.2
6.2
主要产品产量
 
 
 
 
 发电量(亿千瓦时)
4780
8.3
52451
7.6
 生铁(万吨)
5472
5.9
70897
6.2
 粗钢(万吨)
6235
6.5
77904
7.5
 钢材(万吨)
9041
10.3
106762
11.4
 水泥(万吨)
20529
10.8
241440
9.6
 原油加工量(万吨)
4202
0.2
47858
3.3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347
2.3
4029
9.9
焦炭(万吨)
3981
9.2
47636
8.1
 硫酸(折 100% )(万吨)
696
2.1
8078
5.8
 烧碱(折 100% )(万吨)
255
10.8
2854
6.6
 化学纤维(万吨)
369
8.2
4134
8.1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6151
8.9
77898
11.2
 乙烯(万吨)
153
15.1
1623
8.5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3864
14.9
35246
7.8
集成电路(亿块)
75
9.5
868
10.4
 汽车(万辆)
229.8
22.8
2387
18.4
  其中:轿车(万辆)
127.1
20.1
1330
16.6
产品销售率( %
99.1
-0.4( 百分点 )
97.8
-0.2( 百分点 )
出口交货值(亿元)
10672
5.8
113471
5.0
四、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
436528
19.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144056
16.3
分项目隶属关系
 
 
 
 
 中央项目
24785
12.4
 地方项目
411742
20.1
分产业
 
 
 
 
 第一产业
9241
32.5
 第二产业
184804
17.4
 第三产业
242482
21.0
分行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805
23.7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666
10.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659
19.7
 非金属矿采选业
1833
14.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3848
14.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060
-2.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465
20.6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467
23.5
 汽车制造业
9272
15.0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701
16.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9165
10.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161
20.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4823
14.5
 铁路运输业
6515
6.3
 道路运输业
20692
18.5
 水利管理业
5318
21.3
公共设施管理业
30864
27.8
分注册类型
 
 
 
 
 内资企业
412612
20.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0998
7.0
 外商投资企业
11019
4.5
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864646
16.2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357815
14.2
 新开工项目(个)
389256
66194 (个)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到位资金
480381
20.1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
22174
17.0
    国内贷款
58675
14.4
    利用外资
4304
-3.7
    自筹资金
324336
20.8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159313
16.1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亿平方米)
113.0
14.6
五、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86013
19.8
 其中:住宅
58951
19.4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665572
16.1
 其中:住宅
486347
13.4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201208
13.5
 其中:住宅
145845
11.6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101435
2.0
 其中:住宅
78741
-0.4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130551
17.3
 其中:住宅
115723
17.5
    办公楼
2883
27.9
    商业营业用房
8469
9.1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81428
26.3
 其中:住宅
67695
26.6
    办公楼
3747
35.1
    商业营业用房
8280
18.3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亿元)
122122
26.5
 其中:国内贷款
19673
33.1
    利用外资
534
32.8
    自筹资金
47425
21.3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
(万平方米)
38814
8.8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49295
35.2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3060
13.6
234380
13.1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2641
13.0
118885
11.6
分经营单位所在地
 
 
 
 
 城镇
19825
13.4
202462
12.9
 乡村
3235
14.8
31918
14.6
分消费形态
 
 
 
 
 餐饮收入
2479
8.6
25392
9.0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
824
-3.3
8181
-1.8
 商品零售
20581
14.3
208988
13.6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
11817
14.3
110704
12.7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
1540
14.8
14833
13.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1323
11.1
11414
11.6
  化妆品
162
14.1
1625
13.3
  金银珠宝
268
16.6
2959
25.8
  日用品
397
14.0
3962
14.1
  体育、娱乐用品
48
10.5
453
7.2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715
10.9
6944
14.5
  中西药品
607
23.7
5924
17.7
  文化办公用品
265
13.2
2436
11.8
  家具
223
20.1
1958
21.0
  通讯器材
209
21.8
2037
20.4
  石油及制品
1723
12.9
18553
9.9
  汽车
3296
13.4
28885
10.4
  建筑及装潢材料
298
24.9
2504
22.1
七、进出口(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3898
6.2
41603  
7.6  
出口额
2077
4.3
22100
7.9
进口额
1821
8.3
19503
7.3
八、年末货币供应量(万亿元)
 
 
 
 
广义货币( M2 )(年末数)
110.65
13.6
狭义货币( M1 )(年末数)
33.73
9.3
流通中现金( M0 )(年末数)
5.86
7.1
九、居民消费价格
2.5
2.6
其中:城市
2.5
2.6
   农村
2.5
2.8
其中:食品
4.1
4.7
   非食品
1.7
1.6
其中:消费品
2.2
2.5
   服务
3.3
2.9
分类别
 
 
 
 
 食品
4.1
4.7
 烟酒及用品
-0.4
0.3
 衣着
2.1
2.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4
1.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9
1.3
 交通和通信
-0.1
-0.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9
1.8
 居住
2.8
2.8
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1.4
-1.9
生产资料
-1.8
-2.6
 采掘
-4.0
-5.7
 原材料
-2.0
-3.1
 加工
-1.4
-2.0
生活资料
0.0
0.2
 食品
0.6
0.7
 衣着
1.1
1.2
 一般日用品
-0.4
-0.2
 耐用消费品
-1.1
-0.9
十一、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1.4
-2.0
燃料、动力类
-2.2
-3.4
黑色金属材料类
-1.7
-4.3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6.0
-4.6
化工原料类
-1.5
-2.7
木材及纸浆类
-0.1
-0.4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0.0
-1.3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8
-0.9
农副产品类
1.2
1.6
纺织原料类
0.3
-0.1
十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0.9
(四季度)
0.3
建筑安装工程
1.1
(四季度)
0.3
 材料费
-1.0
(四季度)
-2.4
 人工费
7.5
(四季度)
8.1
 机械使用费
2.2
(四季度)
2.2
设备、工器具购置
-0.4
(四季度)
-1.0
其他费用
1.6
(四季度)
1.7
十三、农产品生产价格
4.2
(四季度)
3.2
种植业产品
4.1 (四季度)
4.3
 粮食
2.5 (四季度)
3.6
  谷物
1.9 (四季度)
3.1
  小麦
7.4 (四季度)
6.7
  稻谷
1.5 (四季度)
2.2
  玉米
-0.2 (四季度)
0.2
 油料
0.1 (四季度)
2.4
 糖料
0.4 (四季度)
-1.1
 蔬菜
9.8 (四季度)
6.9
 水果
7.2 (四季度)
6.2
 茶叶
4.9 (四季度)
0.5
 烟叶
8.2 (四季度)
10.7
林业产品
2.8 (四季度)
-0.9
 木材
4.6 (四季度)
-2.2
畜牧业产品
4.7 (四季度)
2.4
 生猪
3.2 (四季度)
-0.7
 活牛
12.1 (四季度)
13.1
 活羊
10.0 (四季度)
9.1
 家禽
4.7 (四季度)
3.2
 禽蛋
1.7 (四季度)
5.8
渔业产品
3.4 (四季度)
4.3
十四、居民收入和支出(元 / 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896
9.3
工资性收入
4025
16.8
家庭经营纯收入
3793
7.4
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2828
3.9
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965
19.0
财产性收入
293
17.7
转移性收入
784
14.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
7907
12.7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6626
9.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955
7.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4200
10.1
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
18023
5.4
农民工总量(万人)
26894
2.4
本地农民工
10284
3.6
外出农民工
16610
1.7
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
2609
13.9
十五、人口与就业(万人)
 
 
 
 
年末人口
136072
668 (万人)
出生人口
1640
5 (万人)
死亡人口
972
6 (万人)
人口出生率(‰)
12.08
-0.02 (千分点)
人口死亡率(‰)
7.16
0.01 (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4.92
-0.03 (千分点)
城镇人口
73111
1929 (万人)
乡村人口
62961
-1261 (万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53.73
1.16 (百分点)
全国就业人员
76977
273 (万人)
城镇就业人员
38240
1138 (万人)
  
 
  注:
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3.农产品生产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GB/T 4754-2011),具体内容请参见 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5.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货币供应量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
6.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注:以上数据为当期快报数据。
 
  注:以上数据为当期快报数据。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