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工业 >> 正文内容

节能降耗助力美丽赣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2日

    近日,龙南县龙钇重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全员在实验室忙着做稀土高新材料应用实验。随着赣州“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建设的不断深入,龙南县投巨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重点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引导企业在能源代替、废物再生利用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力促企业提效增效。 郭玉玲 廖翠霞 记者胡星 摄

 

    □记者胡星

    随着节能理念进入工业领域,发展绿色工业的理念开始兴起。目前,我市工业在节能降耗中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向绿色经济进军的势头强劲。

    单位工业能耗正在下降

    近日,电动汽车现身赣州市中心城区销售市场。电动汽车在我市是稀罕物,它的制造商——江西鸿翔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中部地区第二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场地低速电动车整车制造企业。

    鸿翔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韩胜利说:“公司正计划组建江西鸿翔电动汽车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预计到2016年,实现年产销各种场地电动汽车5万辆、年产值25亿元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鸿翔公司的升级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我市工业企业不断向低能耗、高科技转型,工业结构的层次不断绿化,呈现绿色叠加的色阶。市工信委副主任李伟东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的产业发展速度高于传统高耗能的产业发展速度,单位工业能耗正在下降。

    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利好政策吸引了大批企业纷至沓来。我市抓住有利时机,将工业节能减排关口前移,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领域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将节能评估审查意见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或开工建设的重要依据,为产业结构加绿。

    绿色升级不动摇,不拿青山换金山。在赣州开发区,一个节能、环保、高效的入园门槛,把30多个投资规模大,但耗能高的企业拒之门外。赣州开发区实行“五看一审一否决”的评审制,通过实地考察、部门评审、专家评审等方式,对企业发展潜力和绿色身份进行严格认证。

    积极引导用能企业降低能耗

    降能耗不意味着降存量,完成工业产业绿色升级不能一蹴而就。为此,我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重点监察现有工业企业,约谈耗能上升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培训班等措施,积极引导用能企业降低能耗。

    目前,我市现有59家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耗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60%。我市对这些企业建立了监测网络,并整合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心的技术力量,对13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监测执法;聘请专业人员为重点用能企业和各县(市、区)工信部门的节能管理人员讲授能源管理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

    我市对部分高耗能及单位产品能耗上升的企业负责人进行预约谈话,对必须淘汰的高能耗企业则毫不手软。2012年,我市淘汰落后炼钢产能50万吨、水泥产能190.6万吨、铅蓄电池产能80万千伏安时,关闭了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其中23家企业被列入国家“关小”补助计划。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专项资金。2012年,我市有1家企业申报了国家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4家企业申报了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江西耀升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通过了工信部、财政部评审认定,已下拨专项补助资金650万元。

    市工信委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科科长凌平说:“目前,我市还没有开设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全市仅有4个县(市)拥有专门的节能监察队伍。比照国务院下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在筹措资金、完善监察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期待节能减排设立专项资金

    华能瑞金电厂是我市大型燃煤发电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大胆创新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上半年,该厂对1号炉电除尘器控制系统进行了节能优化改造,改造后的节能型电源控制装置在保证除尘效率的前提下实现节电25%,每天减少除尘电耗近2500千瓦时。该厂启动煤场挡风抑尘墙建设项目后,每年煤场损耗可降低约2500吨。凭借突出的节能减排成绩,该厂先后荣获“2012年江西省工业节能先进企业”“全国‘十一五’减排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会昌县金马电源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地开展节能减排。该公司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大胆创新,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进设备,每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从1吨提高到4吨,产能提高了400%。该公司还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使用电池隔膜的边角料为锅炉穿“棉衣”,减少热量散失,可节约燃煤20%。

    “工业绿色升级离不开资金、人才。对于面临困境的企业而言,如果单凭一己之力,只能淹没在工业转型升级的大浪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节能减排有利于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资金不足是横亘其中的难点。他希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企业技术改造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主动投身节能减排。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