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近日,技术工人正在大余县伟良钨业退城入园技改项目车间调试设备,该项目预计年底可投入试生产。
明发矿业正在加紧施工,伟良钨业正在调试设备,东宏锡制品已投入试生产……近日,记者走马大余县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所在的新华工业小区,各个工地上一片火热的场景,展现着基地近两年来的发展成就和收获的喜悦。
近年来,大余县抓住省级钨及有色金属产业基地获得了省发改委的立项批复的发展机遇,以凤凰涅槃之势推进传统钨及有色金属产业转型突围,产业在扶持中蓬勃,在扩展中生长,在嬗变中实现“二次飞跃”……
建平台 科学规划绘蓝图
化工路、宝山东路支一路竣工,道路宽敞大气;科泰公租房、三鑫公租房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交通部门正紧锣密鼓完善公交路线,工业小区的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来到大余县新华工业小区,只见小区内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筑巢引凤,大余县大手笔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借助低丘缓坡开发试点和废弃工矿复垦利用政策,该县把五里山尾矿库纳入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整合利用土地资源2000亩以上,依托新华工业小区往北拓展5000亩,为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生产能源改用天然气,不仅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实现节能降耗!”经营天然气的央企项目中油中泰落户大余,这让伟良钨业的负责人喜上眉梢。从园区规划入手,该县科学安排产业基地布局,把生产经营上配套协作密切的上下游企业安排到同一厂区内,上游企业生产的产品下线后直接进入下游企业做原料或配料进行再加工,实现企业间紧密协作和资源“无缝”对接。
同时,大余县不断加强基地的水、电、路、住、行等要素配置,全方位提升产业基地承载大项目的能力。目前,基地已投入建设资金2.5亿元,开工建设了19个基础设施工程,新建了5条主干道,完成了土方平整300多万方,开发面积3000多亩,全面拉开了产业基地的建设框架。
破短板 再造产业优势
大余素有“世界钨都”之称,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都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对此,大余县积极推动矿山和精深加工企业联合重组,使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原矿增值,扶持伟良、东宏、经纬等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高效利用本地资源的同时,该县还鼓励企业基地外扩,引入外地资源。
此外,产品低附加值也是大余县传统钨及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的短板。近年来,该县全盘更新工业“内核”,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去年以来,该县迅速推动伟良钨业、明发矿业、欣荣矿业等龙头企业退城进园,实施技术改造。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该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生产工艺,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引进和研发并重,开发高性能硬质合金、钨基合金、耐热抗震特种钨丝及涂层刀具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全县14家大中型钨及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正在实施技术改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余县集聚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向产业基地倾斜,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为减轻企业科研投入的资金压力,该县设立4000多万元的工业发展资金,向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基金奖励。同时,该县与清华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建立引进人才奖励制度,支持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东宏锡制品的APT废钨锡渣处理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悦安超细的羰基铁粉工艺技术国际领先……近年来,大余县自主创新项目捷报频传,为产业基地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立长远 招商引资增活力
“公司引进的中南大学的碱性萃取法和美国犹他大学的梯度硬质合金生产工艺,将成为大余县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行业新的技术标杆。”近日,龙事达钨业公司副总经理曾金荣告诉记者。总投资13.6亿元的龙事达钨业公司较早落户大余县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主要生产超细碳化钨粉和高品质硬质合金,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税收3亿元,成为该县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新的龙头企业之一。
放眼大项目和高端企业,大余县紧紧抓住《若干意见》出台以及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利好,围绕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链招商,促进产业集聚。去年以来,该县主要领导亲自带领招商团队分赴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城市招商。今年7月,该县开展招商引资“百日大会战”,目前共外出招商128批次,拜访企业(商会)393家,签订意向性合同项目17个,意向投资86.7亿元。
“洼地”效应吸引了一大批金属深加工项目在产业基地落户。其中,龙事达钨业、伟良钨业、水龙集团、天盛金属新材料、明发矿业、萤通工贸、东宏锡业旅游工艺品项目等9个项目投资超亿元,协议总投资达36.2亿元。目前,该县产业基地现已聚集了钨及有色金属加工企业43家,在建企业28家,初步形成了钨及有色金属“采矿-初选-精深加工-废料回收利用”的综合循环产业体系,产业链式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截至今年8月底,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亿元,税收0.82亿元。
展望未来,大余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到2020年,基地引进亿元以上的深加工项目可达到60个,形成钨深加工及新材料制造等两个以上百亿元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在突破的道路上,大余县蓄势已久,目标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