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8日
“6·28”,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符号,是踏上圆梦征途中的幸福刻度。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出台,这是中国梦的赣南原中央苏区篇章,惠及赣州、抚州、吉安等地,一项项政策、一串串数据,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奏响了苏区振兴最强音。
今天(28日),是国家战略实施整整一年的日子。一年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干部群众携手同心,砥砺奋进,把对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追求融入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一年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2012年,赣州、吉安、抚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正加速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增长重要一极。
赣州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江之滨(胡怀军/摄)
情暖苏区
这是一块苏区精神光芒四射的沃土,80多年前,这里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永载史册。这是一块沐浴党恩承载关爱的热土,几十年来,从来不缺党中央国务院的深情目光。
2011年年底,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支持赣南苏区发展作出重要批示,随后,在国家发改委牵头下,各有关部委紧急行动起来。
从启动调研,到正式出台,不到半年时间,一项国家战略横空出世。
实施一年来,科技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总局等32个国家部委相继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或配套政策文件,内容涵盖财政、金融、文化、科技旅游等方面。
这其中,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被认为是含金量最高的优惠举措,部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预计每年将为赣州企业减税2.5亿元以上。
以赣州群星机械公司为例,2012年按15%税率缴税,只要330多万元,而若按此前25%税率,则要550多万元,直接减负220多万元。
站在全省的角度审视,不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富裕江西无从谈起。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人民福祉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初,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南门北港”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又提出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
《若干意见》出台仅一周时间,省委、省政府就出台贯彻实施意见;去年7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动员大会,对贯彻《若干意见》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
过去一年里,有28个省厅(局)相继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或支持政策,或与赣州市签订了推进振兴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省委书记强卫到任江西后,亲临赣州考察,要求深入贯彻《若干意见》,以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第一等工作”,以改善和提升苏区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成效回报这片革命热土,回报这方赤诚百姓。
点滴关爱,片片深情,如同甘霖,温暖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百姓的心,更是助圆赣南苏区振兴之梦的强大动力!
成绩喜人
一年前,《若干意见》的出台,点亮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梦想。
由于众多政策的叠加,组成了一个不可复制的发展机遇,赣南大地不再沉寂,从此抬头;因为这个国家战略,赣州成为老区的“特区”、中部的“西部”,正在历经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转型。
一年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干部群众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白加黑”、“5+2”,用精干、巧干、实干浇筑出骄人的答卷。
这份成绩首当其冲体现在项目建设上。赣州项目建设的好戏接连上演: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神华集团、机械工业集团、中海集团、华润集团等世界500强、央企等陆续引进……
在抚州,抚州电厂核准已经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原则通过;抚吉高速建成通车,金抚高速和资光高速开工建设;抚州机场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在吉安,吉安深圳产业园南山示范园开工建设,华南综合商贸物流城、正邦集团南方总部暨农业产业化项目等相继签约落户。
一个个风生水起的建设项目,成了引领苏区振兴发展的发动机。
一年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2012年,赣州、吉安、抚州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比在全省排位前移。
江西财大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院长孔凡斌表示,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从此迈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全面振兴的新起点。随着项目的落地开工,发展后劲得到增强后,经济发展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时期,也正在加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重要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