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15%”,这是赣州企业津津乐道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源于今年初出台的一项重大政策――1月10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赣州市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特别是对设在赣州市的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比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幅度达40%,是目前全国最优惠的税收政策之一。这一政策直接惠及赣州20多个产业、3.5万户企业,大大提升赣州投资环境竞争力,企业发展信心空前高涨。
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是国家部委对接《若干意见》、助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一个剪影。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若干意见》出台,为赣州量身定制整体性、系统化扶持政策。紧接着下发了国函〔2012〕199号、国办函〔2012〕172号文件,分别明确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分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32个国家部委迅速动员行业力量,相继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或配套政策文件。
这些政策扶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符合赣州实际,是国家部委扶持老区的具体行动。
为帮助赣州改善民生,去年12月底,民政部两次发函,将赣州列入罗霄山片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区,并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民政事业振兴发展的意见》,短短半年,老区人民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于都县仙下乡龙湖脑社区,原来的牛猪栏、垃圾池、土坯房没有了,平坦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双层房屋错落有致,新建的社区休闲广场成了村民休闲的乐园。“我们正用足、用好中央的政策,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龙湖脑社区村支部书记方称寿说。
国家部委的每项配套政策,都紧密呼应《若干意见》为赣州确立的“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等五大战略定位。比如对接“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这个战略定位,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印发〈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对赣州的支持,将由过去的单个、定点、专项,向全面、系统、特殊转变,赣州红色旅游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扶持赣州改变产业结构单一、配套不完善的局面,今年2月底,工信部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针对赣州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制定了19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很有吸引力,我们有信心在赣南苏区开启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之光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何义生说。该公司总投资9亿元的电子产品项目,从洽谈到签约赣州仅仅用了1个月时间,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随着国家各部委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带动,赣州的政策叠加效应正在逐渐释放,发展环境更趋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