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4日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赣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继续稳列全省第三位,增速保持全省第三位;新批外资企业15家,实际利用外资2.71亿美元;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实际进资92.79亿元……数据背后折射出《意见》出台实施一年以来,“赣州音符”正奏响苏区振兴最强音。
完成10.6万户危旧土坯房改造
赣州农村危旧土坯房数量大,且大多建于建国前后,经年越岁,岌岌可危。数据显示,2012年,赣州市用半年多时间改造的10.6万户危旧土坯房,总投资近百亿元,创造增加值近56.5亿元,其中可直接形成人工工资等建筑业增加值23亿元,带动地产水泥、砌砖销售等工业增加值23.5亿元,交通运输业增加值近10亿元,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6%。同时,去年该市还解决了99.2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给3.69万烈士子女发放了定期生活补助,为“两癌”妇女免费实施手术、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等。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振兴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今年,我们力争把剩余的绝大部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到位,实施124.8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赣州市领导说,今年还将建设2.22万套公共租赁住房,改造1.37万套棚户区等。
工业强攻奏响发展最强音
过去的一年,赣州市立足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综合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等平台建设,齐头并进。
以“工业兴市”为发展战略的南康市,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以项目兴园区、以园区聚企业”的良性互动。
以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为平台的兴国县,以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开展产业链招商,建设以军工产业园、机电产业园、氟化工产业基地、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为主的“两园、两基地”。
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抓手的章贡区,围绕有色冶金深加工、新型电子材料、汽车零部件与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现代服务业等4大支柱产业和3大成长型产业,做强主链,补全缺链,拉长短链。
在会昌县,石磊氟化工新型环保制冷剂、梅榕林业产业链、年产1400吨超细碳化钨及500吨硬质合金棒材等项目先后开工建设;红狮二期日产4500吨水泥生产线、龙威锡业日处理2000吨矿石、鹰鹏化工年产5万吨无水氟化氢技改……
一大批项目的建设,昭示着赣州工业强力推进。
未来8年要创造一个“黄金发展期”
描述未来发展时,赣州市领导称,未来8年“分步走”,努力创造一个“黄金发展期”,实现“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八年大跨越”,力争到2015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0%以上,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三个“翻两番”,力争分别突破7000亿元、6000亿元、1000亿元;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接近或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文/记者陈艳伟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