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资讯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改革红利”激发振兴活力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陈洪明 鄢朝晖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红色赣南,活力四射。

  自《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既有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支持,又有基础设施、能源保障等项目支持;既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又统筹各个领域全方位发展。

  一年来,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部分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赣县、上犹、安远等11个县(市、区)纳入罗霄山片区规划;各地政府职能由“开门服务”转变为“上门服务”……

  “及时雨”滋润民心

  去年6月28日,《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不仅使赣南突出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还给予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引导,助推全国革命老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铿锵前行,为红土地注入无限活力。

  土坯房改造拉开了苏区振兴序幕。赣州市县两级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办事机构,明确责任部门,“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分管领导深入抓、抓具体,以“三送”联系点为依托,组织市县乡三级干部结对帮建危旧土坯房农户,力争今年完成30万户农村土坯房改造。

  同时,省级财政设立原中央苏区振兴专项补助资金,每年安排赣州18个县(市、区)等重点帮扶县补助资金1000万元。争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支持化解赣州市县乡村公益性债务,在安排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等项目时,对赣州提高投资补助标准或资本金注入比例政策;在国家许可的业务范围内,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信贷支持力度。

  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要全面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部分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直接惠及当地钨和稀土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应用产品生产、汽车零部件制造、脐橙特色农产品等产业,从而助推赣南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5月,全市共有200多家企业申请了税收优惠政策,其中有163户企业经过了审核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2012年度企业所得税减免金额8000多万元,延期缴纳税款7110万元,对申请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减免的纳税人进行了审批,共计减免400多万元。

  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918万赣南儿女的心。

  红利释放“加速度”

  5月29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进驻赣州,不仅是全市加速释放政策红利的成效,更是政策红利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见证。

  拥有60多年历史的江西气体压缩机厂,在章贡区的帮扶下,该厂研发出一台国内最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压缩机,企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去年以来,章贡区组织了9家企业申报2013年关闭小企业计划,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该区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审的企业达8家,占全市的62%,高新技术企业9家,占全市的52%。

  为辅助企业发展壮大,赣州开发区原则上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政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项目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投资规模大、购地建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每亩土地7.07万元的工业发展奖励;投产之日起1至3年内,对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按财政实得部分的80%奖励企业;企业成功上市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坐落在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西新正耀科技有限公司在享受减税政策后,开始对员工加薪;信丰县境内的美国高飞电子有限公司也称红利政策有助于加大投资建设厂房,产品将辐射到全国;全南包钢晶环有限公司得到政策实惠后,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技术及工艺装备水平……

  可以看出,在《若干意见》实施进程中,赣州各地全面落实政策红利,呈现出一片新入企业踊跃投资、现有企业追加投资、落后企业焕发容光的繁荣景象。

  政府职能“展新颜”

  政府让利一小部分,企业前进一大步。

  为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全市下拨了首批企业上市专项引导资金300万元,分别用于助推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杨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耀升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上市。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要求企业所在县(市、区)出台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优惠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给予相应配套补贴。为企业服务实现从“开门服务”到主动“上门服务”的转变。

  以赣州开发区为例,每一个项目从签约那一刻起便有了“终身管家”,为项目发展提供“零距离”的贴身服务、“零差错”的个性服务和“零障碍”的优质服务。

  为了各类项目的顺利推进,赣州开发区出台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和“倒逼式推进”制度等一套完善的服务机制,组建成立企业服务局,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同时,针对重大工业项目专门成立服务小组,不定时深入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对接,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

  想要打开新增长潜力的大门,必须通过体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为此,赣州加大技改力度,出台扶持政策,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铜铝有色金属、轻纺、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若干意见》实施以来,“改革红利”一直推动着赣州各地挖掘增长潜力,以苏区精神为出发点,精耕细作,激发振兴发展新活力。

分享: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