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本报讯首席记者全来龙摄影报道:6月18日,南昌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进大会举行。去年6月提出的打造核心增长极这一战略,经过一年的运行,其蝶变效应初显,实现了“一年有势头”的阶段性目标,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数字是:今年一季度南昌GDP超全省比重四分之一,这还是近三年来的第一次。同时,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而“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建设也在快速推进。
南昌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进大会
经济增速排位进步明显
南昌打造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
充分把握聚焦区域、聚焦产业、聚焦资源、聚焦政策“四个聚焦”,一年之后翻看成绩单,南昌经济地位不仅在省内的首位度进一步提高,而且与中部、全国省会城市相比,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排名也有了较大幅度前移。
2012年,南昌市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00.52亿元,对全省的贡献率从前年到去年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
“南昌经济增速排位有明显的进步。”南昌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柳华说,从GDP的增速来看,2011年,南昌市GDP增速在江西省排名第2位,中部排名第4位,全国排名第14位。2012年,GDP增速在江西省排名第1位,中部排名第3位,全国排名第9位。
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昌在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10项指标的绝对值中有9项处于领先位置,而且领先幅度都非常大,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项落后于新余市。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南昌生产总值为680.27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25.08%,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这也是近三年来第一次超过25%。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这个实现“南昌崛起”梦想征途中,一年有势头的目标已经实现,如今,南昌正朝着“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的目标迈进。
重点项目建设强势推进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之所以能实现“一年有势头”的目标,关键在于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战略,强化产业支撑、空间支撑、机制支撑“三大支撑”,强势推进实施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2年,推出总投资1800亿元的60个重大项目,其中56个重大项目顺利开工;2013年,总投资2100亿元的100个重大重点项目,再次强势推进。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航空工业城项目,2013年底,C919大飞机机身部件将从全新的南昌航空城破壳而出,交付中国商飞集团,总投资36亿元的南昌航空工业城项目也将正式投产;2014年,国际航空转包生产基地、大飞机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建成,将形成年产148架次大飞机大部件,171架次航空转包产品规模。
总投资45亿元的江铃五十铃合资项目,今年已开工,将形成年产汽车30万辆、发动机29万台能力。2015年,全市整车生产能力突破100万辆,汽车产业突破千亿将成定局……
这一批批马力十足的重大重点项目,如同强大的引擎,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不断积聚能量。
“十横十纵”路网建设快速推进
一年来,与如火如荼的重大项目建设相比,象湖隧道、九洲高架等总投资400亿元的南昌“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其目标是:建成后,南昌中心城区10分钟内可上快速路。
在城市道路方面,朝阳大桥、九洲高架快速路、象湖隧道、港口大道、沿江中南大道快速路改造等工程已按规划启动建设,南外环快速路、红谷越江隧道等的前期规划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10日,象湖隧道工程、九洲高架工程同日开工建设。象湖隧道是我省最长的一条城市湖底隧道,隧道全长2.7公里,总投资约19.66亿元。计划年内完成隧道主体施工,明年6月竣工。
而南昌市已明确红谷隧道工程为南昌市2013年重点调度项目,计划列入2014年市重大重点工程项目。
同时,九龙湖片区起步区总投资54亿元的22条主次干道正在加快建设中。
此外,总投资44.6亿元的南昌西客站今年9月将投入使用。这是全国铁路“四纵四横”的重要枢纽。在这里,高铁、地铁、航空、公交和出租车实现零换乘和无缝对接。近、远期年旅客发送量预计达到1600万人和2400万人,进一步强化南昌交通枢纽的地位。
朝着“三年有突破”目标迈进
18日,1000名各界代表齐聚红谷滩会议中心,参加南昌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进大会。会上,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为全市打造核心增长极加油鼓劲。
“回顾一年来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各项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打造核心增长极正确的路径、方法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坚持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路径,坚定不移地坚持区域聚焦、产业聚焦、资源聚焦、政策聚焦的方法,始终保持坚定的战略自信。”王文涛说,我们的信心来自于省里的充分肯定、来自于发展的显著成效、来自于群众的真心拥护。
据悉,为全力实现打造核心增长极“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目标,南昌市将继续聚焦重点区域发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建设实行特殊体制、给予特许政策、明确特定责任,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红谷滩新区和南昌经开区、南昌高新区、小蓝经开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加快推进九龙湖起步区建设,规划一批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落户,全力打造生态、低碳、智慧、文化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