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红土地 新蓝图——赣州在扶贫攻坚路上铿锵前行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陈洪明 记者 鄢朝晖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7日

立足苏区振兴绘新蓝图

欠发达的赣州,如何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是摆在政府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为完成这一愿景,赣州市委、市政府立足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编制赣州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规划,实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改善民生,提升赣南苏区人民的幸福指数。

过去的一年,全力以赴推动“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常态化、全覆盖,有效解决99.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得到加快实施。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低保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帮助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300元,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16.5%的增长。

数据显示,2012年中央、省、市财政扶贫资金达6.09亿元,比上年增加3.26亿元,增长115%;库区移民扶持资金达2.6亿元,比上年增加7000万元,增长37%;全市共筹措社会扶贫资金6.05亿元,比上年增长88%。

持续作战攻破难关。今年,该市着力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新路子。20万贫困人脱贫、2.2万困区人搬迁、4988库区人结束“水上漂”生活、140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一幅幅扶贫新蓝图正在绘制。

创新机制助扶贫开发

为让赣南苏区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赣州市以建设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为平台,集中力量创新机制,加快脱贫步伐。

进一步实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结合片区扶贫攻坚,集中力量先在安远县、宁都县开展扶贫开发综合试点,其他县(市、区)各抓1个示范乡(镇)和若干个示范村,由领导小组负责指导。

整合扶贫专项资金,在片区规划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中,重点抓好新阶段项目建设。如建立以脐橙为主体的综合性农贸批发市场、建设脐橙精品果园、油茶丰产林基地、低产油茶林改造、商品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毛竹林低改基地等。

市委、市政府在建立高素质的扶贫队伍时,更要求建立健全扶贫对象的识别、分类、滚动管理、动态监测等一整套的管理、考评和进出机制,每年帮助一批贫困户脱贫。

今年,上犹县对库区“水上漂”及“双渡”农户建房给予每户4万元补助,对资金仍不足的建房农户,采取联户担保形式,向银行申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贷款,县财政按照基准贷款利率给予为期两年的贷款贴息。这一创新做法,帮助清湖村135户结束“水上漂”生活。

为保障扶贫开发持续发展,赣州市还设立了赣南苏区扶贫救助专项基金,投向标准厂房建设、土地收储和成长性民营企业。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产业扶持带动农村致富

赣州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紧抓技能振兴专项活动,突出培训重点,基本建立适应各类劳动者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同时,赣州市抓住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向中心村、中心城镇、工业园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集聚,进一步推进片区扶贫攻坚。

今年以来,于都县利用省“四个一”产业专项扶贫资金、村级互助发展资金和争取金融信贷支持,精心打工岭背金星、罗江黄坑等两个产业扶贫先行先试综合园区,扶贫资金按一定比例与贫困户直接挂钩,与土地一并入股进园区,让农村贫困户从中获取租金或红利等稳定收入。

同时,上犹县也加大了产业扶持政策,新开连片100亩以上茶园的农户,每亩扶持600元;新开10亩以上或低改30亩以上茶园的农户,免费供应茶苗,从而带动一批农村困难群众走上致富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扶贫路上,赣州正立足于苏区振兴,在创新路上推进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建设一个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的特大城市。

分享: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