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7日
4月26日,记者采访获悉,我市利用公益性岗位在县、乡、村(社区)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以及在县(市、区)工业园成立了残联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做法得到了省残联党组的充分肯定,并形成了“赣州模式”在全省推广。
我市围绕基层残疾人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积极想办法、破瓶颈,使残疾人组织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并在全省做到了“四个率先”,即率先在县(市、区)工业园成立了残联;率先在乡(镇、街道)组建了残联机构,村(居委会)成立了残协;率先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救助站;率先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并专门设立了账户。目前,我市在17县(市、区)的工业园区成立了残联组织,配备了23名工作人员;采取单列或与民政所合署办公的灵活办法,全市100%的乡(镇、街道)组建了残联,配备工作人员684人,100%的村(居委会)成立了残协,配备专(兼)职人员3891人;为进一步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体系,我市成立了赣州市残疾人法律救助站;我市早在2010年4月就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并每年对为我市残疾人事业捐款1万元以上、热心残疾人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从中挑选10个单位和个人分别授予“十佳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十佳爱心大使”称号。(记者任继众)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