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5日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省委常委会在研究分析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后清醒地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优,抓当前、谋长远,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切实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千方百计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本报今起推出全省首季经济形势分析报道,分上下两篇,敬请关注。
10.3%,这是江西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这一增速居全国第12位、同比前移6位,显示出我省经济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然而,纵向比较来看,这一增速却排在我省10年来同期增速的倒数第二位,仅比2009年一季度高出0.1个百分点。
10.3%的GDP增速,所传递出的经济运行信号值得关注。这一数字表明,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有喜有忧,喜的是开局良好,忧的是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后续走势值得关注。
信号一:开局良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除了GDP增速外,一季度江西经济发展中几个主要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也有所前移。”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彭勇平分析说,1至3月,全省农业、工业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速居全国第10位、同比前移4位。
今年以来,“三驾马车”平稳较快运行,增速“跑”在全国前列——前3个月,全省投资、消费增长速度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出口的表现较为抢眼,其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同比前移8位;进出口总额增速则居全国第3位、同比大幅前移21位。
得益于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我省财税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至3月,全省财政总收入628.7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5.2亿元,增长2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其增速不但“跑赢”了全国,也“跑赢”了GDP。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5元,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别高于GDP1.1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
信号二: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活力增强
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这与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密不可分。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可喜局面。
今年以来,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航空制造、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半导体照明、绿色食品、非金属新材料等五大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非公经济不断壮大,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一季度,全省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8.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全省民间投资1233.7亿元,增长3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
今年,我省继续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形成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联动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前3个月,我省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1%,增速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开放开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扎实推进,两翼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江西财政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国民说,当前,江西经济正全力打造“升级版”,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带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环比分别增长7.99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
信号三:爬坡过坎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虽然良好,但一季度统计数据也透露出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较突出的矛盾。
与2012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有所下降——GDP低0.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低1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低5.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3.3个百分点。
货运量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一项“晴雨表”。1至3月,全省铁路货运量持续下降,其中货运总量1253.6万吨,同比下降3.9%;货运周转量154.23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0.5%。
专家分析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主要是受国际国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光伏、钢铁、建材及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发展困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财政金融运行存在隐忧。这表明我省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本报记者李冬明何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