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虔城车市 >> 正文内容

货币战刷新汽车竞争版图 中国造车竞争力反超美国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丰田车展展台

  “货币战争”刷新汽车竞争版图 中国造车竞争力反超美国

  “货币战争”对汽车业造成影响不容小觑。在日元的持续贬值下,日系车在正在进行的上海车展加快推新车、加大对华出口和把高端品牌国产化,多种迹象表明日系车在抓紧机会“复苏”。有车企高层表示,无论汇率怎么变化,重要的是在做战略预测时考虑好货币走势因素,可实现汽车成本呈逐年下降,中国造车的成本、价格在3年前已和美国看齐,预计日后还将低于美国。

  (文、图 记者 刘俊)

  现场:日系车纷纷加速“迁往”中国

  虽然上海不是日系车的“主场”,但是记者发现无论是丰田、本田还是日产,都在卖力的吆喝他们的最新车型和中国战略,给人空前的时不我待的感觉。

  在丰田的展位,这家日本最大车企展出全线车型达52辆,无论从参展面积还是从展车数量均创它在上海车展参展历史之最。当中包括了全新VIOS,及全新YARIS,它们均是丰田第一次专门为中国打造的车型。

  此外,丰田还宣布其“云动双擎Ⅱ”概念车世界首发,这意味着如无意外,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型将在2015年在中国启用。内山田副会长对记者说,希望把全世界首个海外混合动力车生产基地设在中国。

  本田的动作做得更大。在它的展位上,记者看到了广汽本田新中级车凌派和东风本田全新车型杰德、本田全球首发的Concept M概念车,本田表示将要加速针对中国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投放。

  本田旗下高端品牌讴歌也在车展上宣布国产计划。为表诚意,本田社长亲自揭开了全球首发车型Acura Concept SUV-X的幕布,又透露它将在三年左右国产化车型上市。东风日产这次带来了6款新车,算上他们公司两个月来已连发10款新车。该公司还宣布,将在2015年前导入至少5款车到中国销售。

  分析:把握汇率目标成本年降5%

  伴随这种紧迫感,是日系车在中国的市场表现。今年一季度,日系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6%,这一跌幅已远比此前动辄跌四五成大有改善。其中在3月份,日系轿车还录得78.1%的增长。

  记者注意到,汇率暗中成了这种复苏的帮手。上周汇率显示,100日元对人民币6.28元,去年10月还是对8.1170元,其间累计贬值约25%;日元对美元也在半年内贬值了26%。

  “日元贬值总体有利于日系车竞争力提升、销量恢复。”新华证券在一份研报里说,预计日系将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引进,日元贬值有利于这一过程加速。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目前旗下产品国产化率已达到93%,结算货币是美元。尽管他感觉日元近期贬值目前对成本影响还不算明显,但“总是有一定好处的”;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

  但曾庆洪还表示,预测好汇率目标对设定成本下降很重要。早在2000年为广本做战略研究时,管理层预测10年后也即到2010年将达到1美元兑80日元(当时为1美元兑110日元),其后这一预测成真。“大家可以看到,期间广本每个产品的成本每年可下降5%。”

  预期:

  中国造车将比

  美国更有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汇率的高低起伏,甚至很可能会改写各国汽车出口的竞争力。

  曾庆洪说,从2010年开始中国合资车企的产品价格、成本其实已经和美国产的达到同一竞争水平。“接下来,由于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较低,我们甚至会比美国更有优势。”

  一家日系汽车企业财务负责人宝山告诉本报记者,从2005年汇改以来,其所在的车企已经在分阶段采取对策,减少风险和增加竞争力。

  那么预测汇率、降低成本的巧妙在哪?宝山说,车企在签订进出口合同时,应出口争取用汇率稳定并趋涨的货币,进口使用币值不稳定或贬值的货币,在结算时获得硬货币汇率上升或软货币汇率下降的好处,并尽可能将汇价损失加入出口商品价格以转嫁外汇风险。

  他进一步指出,车企在出口收汇时也会对汇率审时度势,以决定是办理结汇,还是将外汇存入现汇账户,用于支付进口货款。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