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快报 作者:高超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0日
国家统计局明日将召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备受市场关注的CPI、PPI等宏观经济数据届时将出炉,此外,来自银行系统、海关系统的新增信贷及外贸数据近日也将揭晓,并成为影响市场预期的重要变量。《投资快报》综合从各方面获得的信息认为,4月的经济数据将呈现出通胀压力上行,信贷增速平缓的特征。再结合当前宏观调控“加码”的大背景,经济数据很难给市场有太多利好的遐想。
通胀压力重新抬头
据记者统计,目前业内绝大多数的研究机构均认为4月的CPI将超越3月同比上涨2.4%的水平,重新呈现出向上攀高的势头。大家的分歧只在于4月CPI究竟会“上跳”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否会创出本轮物价上涨势头的新高?
目前,以中金为代表的“通胀派”认为,4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6%至3%之间,很大可能超过2月份2.7%的涨幅创下年内新高。另外,高盛认为,4月份PMI指数从3月份的55.1%升至55.7%,数据预示PPI通胀率仍在迅速上升。瑞银等“温和派”对物价指数的预测相对温和,认为CPI只是小幅回升至2.6%,PPI同比通胀率则将升至6.5%。
本报记者认为,无论4月CPI数据会不会创出年内新高,通胀预期上行已不可避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房地产调控正向纵深挺进,随着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被房地产市场吸纳的大量资金撤出楼市,实体经济中的流动性将面临严重的过剩压力,这有可能成为物价上行的新推手。因此,央行进一步实施收缩性调控政策已经不可避免。
信贷增速平缓 信贷管制趋紧
《投资快报》上周已经指出,我们从有关渠道获悉,4月新增贷款将略低于7000亿元,较3月的5107亿增加近2000亿元,与2月的水平大体相当。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二季度的第一个月,新增信贷并未出现类似于一季度首月爆发性增长的情形,这反映出监管机构对信贷投放节奏的控制更加严格。按照全年3-3-2-2的信贷投放节奏,预计5、6月份的新增信贷也将维持在7000亿元左右的平稳水平。二季度首月信贷“不温不火”的表现,自然难以“利好”股市。
外贸难有大起色
瑞银认为,4月份进口增长将放缓,而出口将继续复苏,从而使外贸收支大致平衡。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大宗商品需求放缓,预计未来几个月进口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本报记者认为,更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变得日益模糊,这自然也增大了中国外贸复苏的变数。从中期发展趋势看,北美复苏进程依然缓慢,日本、欧洲面临着非常类似的高赤字、高负债风险,国内经济要想从外需上获得太大的动力,恐怕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综合而言,受以房地产调控为代表的政策影响,目前宏观预测界的分歧已经显现,中金、安信等内地大牌投行对未来的预期均趋于谨慎,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对经济“过热”的担忧正在被经济“减速”所取代。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