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本周将迎政策应变窗口 中国一季度经济“体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3日

 

  编者按:

   “开门红”还是经济“虚火”?对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判读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政策走向。明天,也就是4月14日,国务院将召开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而全国人大财经委的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也将同日召开,如果把3月下旬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联系起来,本周,中国将迎来宏观调控政策应变的“时间窗口”。

   为此,本报“截取”了第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一个“横截面”,并试图从“信贷”、“外贸”、“GDP”、“CPI”等观测样本中,对经济形势进行一次简单的体检,或能收到管中窥豹、以小见大的奇效。

    CPI3%底线“摇摇欲坠” 

  关键词:通胀 

  预测数据:2.6% 

  政府对通胀的容忍底线是3%,但这一目标线很难守住。1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1.5%,PPI同比上涨4.3%。2月CPI攀升至2.7%(去年同月还是下降1.6%),距离3%的底线仅0.3个百分点,PPI也同比上涨5.4%(去年同月为下降4.5%),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来自市场的预期一致认为,3月份的CPI或将回落到2.6%至2.4%左右。据此计算,2010年第一季度CPI平均涨幅为2.27%。中金公司认为,如果不进行紧缩调控,CPI涨幅超过4%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到年中,市场对CPI涨幅将超过3%的调控目标已经没有疑义。

   根据农业部、商务部监测数据,3月份以来国内食品价格处于持续回落过程中。交通银行预测3月份CPI同比增幅在2.4%-2.8%之间,虽可能比2月有所回落,但仍高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中金公司的报告则认为,由于春节后包括猪肉和蔬菜在内的食品价格已出现明显回落,3月份CPI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回落,同比涨幅在2.5%-2.7%之间;PPI同比涨幅将达到6.1%-6.3%,较2月份的5.4%继续扩大。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3月份CPI的下降主要与猪肉等食品价格下降有关,由于猪肉价格连续回落,导致第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乏力,拉低了整体物价涨幅。 

  信贷“紧缩论”稳占上风

   关键词:收缩

   官方数据:2.6万亿 

  第一季度每个月的信贷投放量呈递减趋势。4月12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继2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7000亿元、较1月份大幅减少后,3月份我国新增信贷规模为5107亿元,增速进一步回落。

   此前有报道称,第一季度月均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近8000亿元,这一规模和节奏得到了货币和监管当局的认可。“如此计算之下,2010年第一季度新增信贷或将达到2.4万亿至2.6万亿元左右。”

   媒体猜测与官方数据基本吻合。央行表示,1到3月间人民银行继续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对于贷款增长回落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加强窗口指导、银行主动调整投放节奏是新增贷款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

   第一季度信贷增长规模是全年信贷增长的关键。去年第一季度我国新增信贷达到4.58万亿元,占全年新增信贷比重超过45%,导致全年信贷增长呈现出前高后低的不均衡态势,对此,央行和银监会去年下半年提出信贷均衡投放的调控思路。

   GDP高速酝酿“降温论”

   关键词:高增长 

  预测数据:11.5% 

  GDP在中国语境下,已变得极为敏感,一个个位数字的变动便会让中国沪深股指上下波动,亦能让中国楼市的买卖双方改变策略。

   综合多家金融市场机构的分析报告,大多数研究机构认为,第一季度GDP同比增幅区间为11.0%-12.3%。其中,中金、申银万国和巴黎银行的预测数据皆为11.5%。银河证券预测为11.0%,工商银行预估增速为12.3%。而海通证券给出的预测则认为,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将达11.8%。跨年度来看,第一季度GDP增速很可能是2009年和2010年季度GDP增速的高点,随后的三个季度,将难以逾越这个高峰。

   针对第一季度GDP同比或将高增长的现象,市场“过热论”的声音已经升温。对于加息等政策的讨论也日趋白热化。道琼斯调查的13位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第一季度GDP将增长11.5%。经济持续复苏令政府采取更多措施给经济降温的可能性增大,其中包括可能加息,以及调整人民币汇率。

   外贸非衰退性首次逆差 

  关键词:逆差 

  官方数据:72.4亿美元

   贸易逆差为人民币立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证据,即影响贸易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汇率,但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出口贸易仍然在低位恢复。自金融危机以来,出口的“陨落”仍隐见伤口。

   据海关的数据显示,1至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1%。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增长64.6%;贸易顺差为144.9亿美元,减少76.7%。

   官方报告认为,进口增长快是3月份逆差的主要原因,并将此次逆差定义为非衰退性。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3月份出现的逆差,表明现在中国的贸易非常开放和自由。他说,因为进口商品、大宗原料的价格在涨。特别是主要市场美国和欧洲还是疲软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很低的,这样今年我们的不确定因素,会给我们的外贸出口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高盛亚洲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同时也认为,3月低迷的出口增长和强劲的进口增长都是不可持续的,4月份出口应有显著改善,逆差只是暂时现象。未来几个月,对信贷的直接数量控制将是政府调控的主要工具。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