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综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8日
受涉及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即将出台的刺激,部份农业股逆市逞强。消息人士表示,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将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补贴,2010年财政支农预算可能达到7000亿元,这对农业板块不能不说是一大激励。与此同时,临近春节,农产品涨价因素估计对农业股也会构成支撑。
行情仍值得期待
从农业股的历史走势来看,农业股多在往年的12月份至来年的3月份走势强于大盘。统计显示,05年12月-06年3月农业股指数累计上涨17.48%;06年12月-07年3月农业股指数累计上涨76.77%;07年12月-08年3月农业股指数累计上涨26.73%;08年12月-09年3月农业股指数累计上涨44.97%。在这几年中,仅05年12月至次年3月的涨幅跑输了上证综合指数0.63个百分点,其余各年份均大幅跑赢上证综合指数20%以上,其中07年12至来年3月在上证指数下跌28.72%的情况下,同期农业股指数上涨26.73%,跑赢大盘55.45个百分点。
目前,虽然农业股并未象往年那样大幅度跑赢大盘,中金公司分析师袁霏阳认为,09年一、二季度国内CPI处在低谷,但因09年年末国家陆续上调政府管制电价、水价、食用盐出厂和批发价格,同时伴随着09年11月起猪价再次回升,以及12月小包装食用油价格集体上扬,使得市场对于2010年通胀预期变得十分强烈,国内经济由通缩转入通胀已成必然。因此,市场对于通胀,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的关注,很可能会使农业板块年末行情在一季度得以延续。
广州证券岭南创富分析师钟楚宏表示,目前农业股至少存在交易型机会,首先,随着通胀预期升温,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大概率事件,其次,09年农业股整体涨幅并不算大,可能会成为部分机构调整持股结构的一种选择,最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月底出台,主题仍是三农,这将成为农业股上涨的催化剂。
据了解,去年底召开的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今年的农村政策会延续去年一号文件以及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以及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新的强农惠农政策主要是政策力度加大,实施领域扩大。比如,水稻最低收购价格还将再次提高;可能会将以前不能享受粮食补贴范围的经济作物纳入优惠政策范围之列,这对农业股无疑将是重大利好。
对此,方正证券农业食品行业分析师陈光尧表示,农业一直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预计2010年将有更多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增收的政策出台,随着政策的支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明显增长。
天相投资表示,一季度仍将是农业股最好的投资时期,这主要源于:一,年初是农业政策出台的重要时期,如提高最低收购价、增加农业补贴、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利好预期的加强会带动农业板块的集体表现;二,年初是消费的高峰,猪肉、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往往在这一时节表现最好。
估值还有提升空间
据了解,09年三农取得显著成绩,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5.308亿吨),较去年10570亿斤(5.285亿吨)增长0.44%,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水稻、小麦、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其种植面积增加340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6%,仍然没有达到GDP的增速,城乡差距改善不明显。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为缩少短城乡收入差距,预计将有更多增加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对农业企业来说,利好将持续到来。从2009年的生猪补贴、玉米加工企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可以看出,农业产业链中,企业受益逐步增加。从年初提出的提高粮食收购价、增加农产品主要储备,强化农产品购销、调运和产销衔接,加强和改善进出口调控中,也可以看到企业得到的实惠。2010年出台的农业政策还将对涉农企业有实质性的利好,助推农业股行情。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农业类股票,向来重趋势,轻估值。只要是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价格走好趋势,农业股就存在投资机会。从估值方面来讲,目前农业板块相对大盘的市盈率处于2007年以来的低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农业板块的估值水平还有20%的提升空间。农业股走强的基本推动力是政策预期和通胀预期。
从通胀角度看,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农产品期货普遍上涨,主要是有通胀预期的支撑。09年12月24日越南和印度均宣布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形势。越南国家统计总局称,09年12月越南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6.52%,为09年4月以来最高,主要原因是大米价格高涨,推高了食品成本。目前国内虽然没有出现这种通胀,但这给了市场一个遐想的空间,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通胀的预期都是支撑农业股走强的动力。
国信证券分析师张如认为,时值年初,又进入惠农政策的密集推出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即将出台,再一次给投资者带来对于相关政策的憧憬,从而引发对于农业板块的投资热情。尽管这两年政策炒作有弱化的趋势,但对新年度的农业政策,仍然持较为正面的态度,,在政策环境向好和通胀预期明显上升的背景下,一季度农业板块走强机会大。
基金增仓
据统计,基金在09年四季度加大对农业股的配置。截至2009年四季度末,基金公司重仓持有的农业股市值97.02亿元,比2009年三季度末增长41.51%,虽然这其中有股价上涨带动农业股的市值有所提升的因素,基金在第四季度明显加大对农业股的配置也是重要因素。不过,基金选股的基本思路是更偏重农业的上游行业。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基金重仓持有的农业股一共14只。而在第四季度基金重仓持有的农业股中,北大荒(600598)、中粮屯河(600737)、登海种业(002041)、顺鑫农业(000860)、敦煌种业(600354)和东凌粮油(000893)继续被重仓持有,但重仓比例涨跌互现。其中北大荒基金持股数占流通股比例上升1.86个百分点,达到1.95%,中粮屯河基金持股数占流通股比例大幅上升了9.62个百分点,达到14.45%,敦煌种业的基金持股数占比也上升0.4个百分比,到2.42%;另外三只个股的比例有所下降,其中,登海种业基金持股数占比下降0.24个百分点,至1.13%,顺鑫农业的基金重仓持股数占比下降了9.65个百分点,至0.13%,东凌粮油的基金重仓持股数占比下降2.48个百分比,至5.27%。
此外,在种子行业景气度明显上升,业绩有望快速修复的背景下,作为玉米种子行业的龙头丰乐种业(000713),受到基金的青睐。具有高成长性、稳定的业绩以及林权改革后公司土地价值的提升的绿大地(002200),同样得到了基金的认可。新希望(000876)则由于公司处于较低的估值,并存在重组的可能,也在四季新进入到了基金的重仓行列。不过,新中基(000972)、东方海洋(002086)和开创国际(600097)四季度被基金减仓。
天相投资分析师叶烽表示,从09年4季度基金重仓配置农业股的特点以及农业股阶段性上涨的角度来看,一季度仍将是农业板块主题性投资的良好时节。从政策面来说,第一季度各种中央会议(如两会)也给予了政策出台的条件,一号文件仍将成为农业股上涨的催化剂。从农产品价格上来看,节日带来农产品消费的高峰,天气因素(如冰冻灾害)以及疫情仍将给农产品价格带来上涨动力,同时CPI转正,并在一季度不断攀高,也将成为农业股的催化因素。
子行业机会各异
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与此相关的农机、农药、化肥行业等。机会往往集中在一些细分的子行业中。中金公司认为,一季度行业的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如下子行业中:
一是种业和动物疫苗公司:因一季度通常是上述两类公司的产品旺销期,同时种业公司今年有望引来政策扶持下的行业整合机会,疫苗公司还会面临近期全国大幅降温导致南方省份再现生猪疫情,维生素价格大涨以及政府反垄断政策支持下收购外资动物保健公司部分产能的机会。相关个股有登海种业、敦煌种业、丰乐种业(000713)、中牧股份(600195)、金宇集团(600201)等。
二是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待2、3月份南美地区苹果汁产量明确及下游客户前期库存消耗完毕之后,国际市场苹果浓缩汁又将迎来新一轮恢复性上涨,而且下半年日本市场库存再启动也将延续苹果浓缩汁价格的回归。相关个股有国投中鲁(600962)等。
三是海珍品养殖公司:因4、5月份将会迎来年内第一轮刺参捕捞旺季,届时市场将为全年价格走势定调。目前,旺盛的市场需求使我们对二季度海参价格保持坚挺充满信心。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渤海湾出现30年以来最严重的结冰灾害,已造成大量浮筏扇贝和鲍鱼死亡,故以獐子岛(002069)为代表的底播扇贝将可能迎来空前繁荣的一年。
个股看台
中金公司一季度农业板块选股策略:建议关注12只股
一季度中金农业股票池建议关注以下12 只个股:獐子岛、好当家、登海种业、敦煌种业、丰乐种业、中牧股份、金宇集团、丰原生化、国投中鲁、东凌粮油、正邦科技和罗牛山。
中投证券:首选低估值和高增长企业
中投证券构建的2010年农业行业股票组合目前农业板块优化市盈率45倍,是沪深300指数1.9倍。中投证券认为,农业股的回报来自于低估值和高成长农业公司。中投证券构建的2010年农业股票组合包括东凌粮油、开创国际、东方园林和绿大地。
东莞证券:惠农政策带来交易性机会
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将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已很明确,相关农业股政策性交易性机会仍可期待,东莞证券建议关注长期滞涨的农业龙头北大荒,以及真正受益惠农政策的种业股,如登海种业、敦煌种业和丰乐种业等。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