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三驾马车”拉动大余转型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8日

    大余因钨而兴,然而今天提起大余,人们首先想到的却是梅岭和国家4A级景区丫山,丫山更是成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全国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2012年以来,该县共接待游客104.3万人次,同比增长27.4%。转型成为大余发展的主题。

  大余县将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不断加快精品景区建设,形成了以牡丹亭景区为龙头,以梅关风景区、丫山风景区为两翼的旅游产业格局。去年来,大余“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项目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期名录,丫山景区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级现场验收,“丫山—牡丹亭—梅关”国家级风景区的申报也已经正式启动。2012年,该县旅游综合收入达7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2009年的不足5%跃升为9.3%。

  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大余县加快传统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促进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以被列为江西省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为契机,该县迅速推动伟良钨业、明发矿业、欣荣矿业等一批退城进园搬迁技术改造项目,龙事达钨业等一批钨产业精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在隆鑫泰钨业、伟良钨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县矿产加工企业采用新技术,工艺和产品升级提速,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引进和研发并重,开发高性能硬质合金、高性能钨基合金、耐热抗震特种钨丝及高性能涂层刀具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的脚步更加坚实。

  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为大余的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钨产业曾一度占大余全县经济总量的90%以上。如今,该县的接替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旅游工业、环保化工等四大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已占该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20%。江西悦安超细金属有限公司成为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工艺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羰基铁粉生产企业;江西榄菊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黑蚊香生产基地之一;江西润泽药业有限公司6000万袋软袋输液生产线是全省最大的软袋输液生产线;总投资1.5亿元的萤通工贸合成氟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合成氟石生产企业。(叶兰青 袁荣德 特约记者彭承礼)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