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IPO扎堆跨年发行 A股或呈“春热冬暖”态势

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张弘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5日

 

  自去年IPO重启至今,包括创业板在内有近200家企业上会,而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更是有59家企业上会;在发行上市方面,12月共有35家公司发行上市,单月新股发行数量创下12年以来的新高。如此密集地发行新股,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为了确保市场实现其融资的功能,同时也表明了监管层通过增加市场供给,挤压泡沫的意图。综合近期陆续发布的机构研究报告看,机构对于2010年的A股市场比较乐观。

   新股扎堆发行 出现暴涨暴跌行情

   统计显示,1993年10月是新股上市最密集的一个月,当月共有53只新股上市,1997年的5月和6月分别有43只和39只新股上市。上一次出现单月发行新股30家以上的情况要追溯到2004年的6月。

   2009年6月底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在一级市场上逐渐“泛滥”,以至于影响到了二级市场。至12月达到顶峰,月发行35只新股,创造了自1997年7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如此众多的新股扎堆发行,对市场资金的冲击可想而知。受此影响,2009年12月,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连累股指在3000点至3400点区间来回震荡整理,部分热点个股则出现暴涨暴跌行情。

   过量过密IPO 资金压力并不很大

   管理层在2010年的前4个交易日中排入了14家公司IPO,其中主板1家、中小板5家、创业板8家。据消息灵通人士介绍,目前排队等待IPO的公司有600多家,融资规模达到3000亿元,其中不乏银行、券商、地产等重量级公司和大型央企。据称,管理层可能只是淘汰个别,吸收多数,而且要在2010年里完成。近期已有关于“牛市下半场”的论调,过量过密地IPO,很可能加速“下半场”的到来和结束。

   从规模来看,在发行的14只新股中仅有1只沪市大盘新股,这对资金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不过,市场人士指出,从数量上看,一下子出来14只新股,还是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是新股密集发行事出有因,如此高密度的情况也并非常态,投资者没必要过于恐慌。

   据悉,按照规定,进入2010年,不管是即将上发审会的公司还是已经过会的公司,都需要补充经审计的2009年年报,前后过程将需要近2个月的时间,节后新股继续加速发行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从技术层面来看,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年伊始新股扩容的压力。

   尽管首周新股密集发行,但业内人士预计,元旦之后到春节之前,新股发行节奏将有所减缓,尤其是大盘权重股可能较少。这取决于管理层对市场承受能力的判断,而发行节奏过快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也会减少。去年12月以来,股指在扩容压力和地产利空打击下回落,资金面变化对股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了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恐慌式杀跌,暂时减小扩容压力很有必要。

   市场情绪乐观 中小企业陆续上市

   有研究人士认为,从当前可以预期的情况来看,2010年农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国企以及红筹股可能会陆续登陆A股市场。特别是为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管理层在2009年推出了创业板,大量的中小企业将会陆续上市。

   纵观今年全年.计划上市的公司,除上述企业外,还包括09年押后上市的澳洲矿业源库资源,以及美国国际集团(AIG)分拆的友邦(AIA)、农业银行、太古地产、拉法基瑞安水泥、方圆地产、 Double A、现代教育及中国寿光等。

   综合近期陆续发布的机构研究报告看,机构对于2010年的A股市场比较乐观。中信证券认为,四五月份前,A股市场整体环境良好,其间GDP、企业业绩增长都会快速回升,CPI在出现向上拐点后对资金也会呈现正面刺激作用。申银万国预计A股市场在一季度前期可能会攀升至年内的第一个高点,然后回落,在第二季度筑底回升,到下半年震荡向上。海通证券同样认为市场节奏可能呈现“春热冬暖”态势。元旦前一周,市场流传股指期货获批的消息,该消息直接利好于大盘股,对指数的拉升大有帮助。

   警惕剧烈震荡 大盘或涨30%左右

   对于2010年大盘能涨多少,各家机构观点趋于相同,认为只要不出大利空,大盘还有30%左右的空间可以涨。而股指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不过,东亚中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经过了2009年上扬70%的大涨,市场已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复苏的预期,且政策的不确定性开始上升,因此在总体看好股市的同时,也要警惕伴随而来的震荡可能会更为剧烈。

   指数乐观,并不表示个股乐观,在既往的牛市行情中,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投资者大有人在。由此对于投资机会的把握显得很重要。

   有关投资机会,是见仁见智的话题。时机好的时候,机会自然多,危机四伏时也未必没有机会。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受IPO冲击,“跨年行情”可能以震荡为主,但IPO出来的一些小盘甚至是超小盘次新股充满了投资机会。由于年初正值2009年年报公布期,这些次新股中就有高分红潜力的,它们很容易受到市场资金的关注。至于大盘次新股,尽量避而远之,比如招商证券、中国中冶、中国重工等在2009年12月相继破发。


分享:

来源:中国金融网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