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2日
在争抢着国内各指数的同时,国内基金公司也在抢着包揽海外市场各指数。早报记者昨日获悉,华宝兴业已于近日与东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东证所)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将在国内市场独家开发以东证核心30指数(TOPIXCore30)为跟踪标的指数的ETF(交易所上市基金)类QDII产品,这是国内基金业首次与东交所就日本证券市场指数的产品开发签订协议。
“市净率最低的指数”
资料显示,东证核心30指数的成分股为在东证所市场一部上市的所有日本企业中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强的30只股票,其中包括了丰田、索尼等中国投资者耳熟能详的日本大企业。
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东证核心30指数目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明显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区间。截至今年10月底,东证核心30指数的市净率只有1.31倍,成为全球股指中市净率最低的指数之一。
据悉,华宝兴业基金将利用该指数的使用权,在国内开发投资该指数的ETF产品,该指数计算基期为1998年4月1日,初始点位为1000点。截至2009年9月末,该指数的股票市值已占东证一部上市所有股票市值的35%左右。
基金出海新航道
分析人士称,这标志着国内基金业与日本证券市场官方机构乃至整个日本证券市场的合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也表明在次贷危机“后时代”,国内基金公司的“扬帆出海”开始更为注重开辟新航道。
消息人士称,由于监管部门将放开对基金QDII的政策闸门,各基金公司都在加快海外市场扩张,对香港子公司增资,在海外资产机构的挖角,几乎都在进行,按不少基金公司的设想,今年要成立一只QDII产品。而“占领”海外市场指数,正是此类竞争手段之一。
据悉,今年以来,标普、罗素等国际著名的几大指数公司均开始与中国基金公司开展合作,例如国泰瞄准了纳斯达克100指数;鹏华与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公司签署了指数授权协议;南方则抢占了标准普尔500指数;华夏将开发跟踪恒生指数的ETF。
有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在基金业规模快速膨胀阶段,未来市场的指数化投资趋势将越发明显。可查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已有18只指数基金结束发行,仅今年9月,便已出现“十指”齐发的现象。目前,国内仍有数只基金在发,一年内发行的指数基金,已超过过去7年之和。
监管层态度暧昧
市场人士透露,监管部门为控制国内指数过早进入垄断阶段,已对一些有一定指数基金规模、并掌握大批指数资源的基金公司放缓了指数基金的审批。
“海外指数基金可能情况好一点,一是指数资源比较丰富,不担心过早垄断;二是海外投资的国内基金公司相对有限,对指数的需求相对较小。加上国内投资人对海外市场需要有个了解过程,监管部门可能支持力度会更大一点。”一些基金公司人士猜测。
可查资料显示,2008年让投资者“谈虎色变”的QDII基金,在2009年杀了个漂亮的“回马枪”。来自银河证券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9只QDII基金的涨幅集体杀进600多只国内基金的前15名行列,甚至还包揽了三季度基金业绩的头三把交椅。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