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转型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创新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原标题:转型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创新 农村金融创新“一体两翼”

  一、三农变化趋势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现今,三农正呈现三大变化趋势。

  1.农村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事实上,中国已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上升至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18867万人,而农村人口减少至65656万人,共减少12585万人。

  2.农民职业化

  2005年底,农业部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其定义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从我国实践看,培育职业农民宏伟工程已有良好的开端。2011年,河南省启动了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行动,计划10年培训250万职业农民;而安徽从2009年开始,全省各级财政3年共投入7.5亿元,培训新型农民162.9万人。

  3.农业规模化

  现代农业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它的规模效益,现代农业是高技术农业,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必须有较大规模的作业空间。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开始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模式,促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黑龙江开展的种粮大户模式和专业合作社模式成效显著:全省种粮大户约6.75万个,经营土地2200多万亩,户均320多亩;全省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约2万个,经营土地716万亩。

  二、农村金融创新

  针对我国三农领域出现的新趋势,作为经济血液的金融业要稳步跟进,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工作。这里以“一体两翼”来构建农村金融创新体系。

  1.建立产权交易平台

  农村产权交易是转变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日趋活跃,而出于对流转安全和规范方面的需求,建立产权交易平台成为客观需要,其应发挥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2.对接资本市场(1)引入风投机构

分享:

来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