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平安人保逃顶 中国人寿230亿元2800抄底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4日

  中国人寿(601628.SH)230亿元抄底A股的效应正在被资本市场急剧放大。

  自消息透露后的8月20日起,一连两天,沪指从2700多点绝地反弹,及至周五收市,沪指已报2960点,反弹逾6%。不少投资者将中国人寿的举动视为救命稻草,将其与长江电力(600900.SH)的大股东三峡总公司增持长江电力一并列入重大的救市行动之列。

  不过,理财周报记者在与多位保险、券商和基金经理交流中,却发现保险资金进出股市却有着多种戏剧性的版本。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保险资金越大,越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

    中国人寿230亿元2800点介入

  关于中国人寿2800点介入的市场传闻有很多,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一个是,今年7月时,社保资金已开始提前部署撤离行动,7月底,先知先觉的中国平安(601318.SH)和中国太保(601601.SH)两大保险资金已开始陆续撤出市场,而到了8月中旬,眼见情势不妙,想大举撤离的中国人寿已经撤不出来,惟有在大盘急跌后介入,以求大盘回稳后再图撤出之策。

  实际上,人寿确实在周一就有在二级市场购买基金的举动。另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这一轮在2500点之上,我所认识的保险资金就已很少直接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了,因为资金量较大,随便买哪只股票都会造成市场波动。”因此,大部分保险资金这一轮都选择购买指数型的ETF基金。

  中国人寿原计划于8月17日开始在市场上申购指数型基金,总规模大约在200亿元。而截至8月21日,记者渠道消息称中国人寿已至少分四次入场申购,而总规模在230亿元左右。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这一数字未能得到中国人寿方面的证实。而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他确实听闻其事,但具体金额确实难以核实,“也许要等到中国人寿按规定正式披露的那一天吧。”
 

  平安3、4月间介入指数型基金

  理财周报记者从中国平安一位人士处得到消息,中国平安大约是在3、4月间才大量买入指数型的ETF,当时,中国平安的考虑是买股票有一定风险,但是如果不买,则会错失市场上涨带来的回报,因此,最后决定大力购买指数型基金,“你也知道,通过基金入市比直接入市成本低得多,也可以规避当时不少股票相对较高的风险。”

  今年3、4月间不少题材股已经回到2007年的水平,只有一些大盘蓝筹股的上涨有限,存在较大空间。

  而来自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也显示,今年7月前,保险进入股市的资金是递增的。譬如在今年前6个月,保险资金入市2.32亿元,7月份,保险资金还新增1204亿元。一季度中,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证券投资基金约占5%,而二季度末就提升至6.8%,占比增加36%。

  事实上,中国平安除了积极申购指数型基金外,自身也想直接获得基金资格,“国内的保险公司一般是没有基金资格的,通过努力,几个月前平安得到了一个,但目前还没有开始运作。”上述平安内部人士称。

    社保资金7月有选择性撤离?

  相对而言,社保资金7月的撤离似乎有统计上的依据。来自光大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8月19日,两市已有783家公司披露了中报。二季度社保基金的23个组合进入了91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其中,新介入股票45只,增仓22只,13只持仓未变,减仓11只,退出33只。

  一位南方券商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从社保资金的属性看,即使是在2008年股市持续走低之时,它也不会全部撤出市场,而是有选择地撤,譬如对一些个股,“不过只要社保资金认为持仓的价值已不大,就会选择退出。”

  该人士称,他对于此次保险资金的撤离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几个星期前,我就得到消息,一些保险资金是每天50亿元的规模逐渐撤离股市,那时,我就得出了大市可能阶段性见顶的判断,并几次建议客户要及时获利了结。”
   保险资金的博弈

  “某种程度上,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退出和中国人寿的买入都是一场博弈。目前这个阶段,谁也不敢太乐观或者太悲观。”上述基金经理表示,保险资金不是散户,他们热衷追求长期的回报,对后市的看法也会存在分歧,大盘跌700点,也许对中国平安而言,是继续出货的信号,而对中国人寿而言,也许他认为是入货的信号,“目前,争论保险资金的抄底意义并不大。”

  “不少人把保险资金看得太精明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该基金经理称。

  事实上,与保险资金的分歧相对应的是,市场的分歧也很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在最近举行的“广东经济是否触底及中小企业应对策略论坛”上表示,目前股市的下跌并不会改变长期上升的趋势,国内需求快速增长,可以支撑中国股市继续向好。

  相对来说,与记者相熟的大部分名私募基金经理均对后市表示谨慎,认为股市将继续下跌,直到流动性和公司业绩得到真正的恢复。

 


分享:

来源: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