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54岁的唐新明是湖南邵阳人,14岁时就开始在贵州养马,从事砂石、砖块等驮运已经30多年了,这也成了他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1997年,唐新明和妻子带着他们的6匹马来到赣州“闯荡”,崇义、大余、上犹、于都……赣南十八县(市、区)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木头、砂石、竹子、砖块……能干的活儿他们都去干。2003年,夫妻俩辗转来到上犹,去年11月起承担该县飞凤山公园工程建设砂石的搬运,路边临时搭建的三间矮房子就成了他们的“家”。
上犹县飞凤山公园依山而建,由于通往山顶公园的山路崎岖,路面不足1米宽,加上坡度太大,一般机械类运输工具根本无法开进,人工肩挑背扛又费时费力。8月2日上午,笔者看到唐新明夫妇正带着他们的“哑子”们在驮运砂石料,成为工地上一道别样的风景。唐新明告诉笔者:“一匹马一天能干5个人的活儿。只要人能踏脚的地方,我的马就能去。这4匹马已经跟了我10年了,有事可做的话,一天可挣200元到300元。”
据唐新明介绍,他的马一次就能驮150公斤,爬坡上坎,动作迅捷,而且十分温顺听话。他说:“我自己吃差一点没关系,马一定要吃最好的饲料。”闲时,他们还要定期给马剪毛、洗澡、消毒。30多年的驮运生涯让唐新明夫妻对马有着特殊的浓厚的感情,在他们看来,马儿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邱家伟 文/图)
崎岖的山路已经被马蹄踩出了一条深深的“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