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朱菲娜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5%以上。
《规划》同时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创新”,被认为是此次《规划》的最大亮点。具体包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包括按照同地同价的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纳入现行的城市国有土地市场统一管理。
粮食产能目标实现没压力
《规划》中明确,“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秦中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粮食生产近几年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产量不断创历史新高。尽管发改委定调要在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但在2011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就已经达到了5.7亿吨。
为此,秦中春认为5.4亿吨的这个目标属于相对较为稳妥的计划。“因为粮食生产要看综合发展能力,这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且,粮食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不可能每年都风调雨顺。所以,制定一个相对保守的目标,按此目标配置资源是我国目前较为合理的选择。”
此前,在发改委2007年公布的《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曾经提到过要在2010年也就是“十一五”末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以上,不过,在2007年当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就超过了5亿吨。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大幅增产,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提前达到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连续八年增产。今年上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同比增长2.8%,实现自2004年以来的“九年增”。
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目标,实现起来相对没有压力。
农民快速增收空间缩小
在本次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提高农民收入被作为重点,发改委提出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逐步缩小,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水库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7%的目标也是比较合理的。”秦中春说,7%相比去年、前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会略低,但前两年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而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迈进,增长速度可能会出现回落,所以,结合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未来五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的目标还是比较高的。
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民收入已经实现5年连续增长,到2010年达到5919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2011年,我国农民收入实际增长幅度实现了近25年来的最高水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不过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差距仍然有所扩大。
秦中春判断,2012年,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推动下,粮食生产仍有望保持稳定发展,但保持农民收入加快增长的势头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受农产品 生产价格有所回落和国内外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短期内这两个因素的增长潜力都有限。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3元,同比名义增长16.1%,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4.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农民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但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加快增长相比存在反差,与城镇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秦中春说。
城乡一体化加速破题
《规划》提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创新金融支农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等。
根据这个规划,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包括按照同地同价的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纳入现行的城市国有土地市场统一管理。
“这个规划将土地改革推进一步,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土地改革的方向和前景。”杜晓山说,不论什么性质的土地都应同地同价,这一提法已经说了六七年,但一直没有得以真正推行,希望此次《规划》为未来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从历史经验来看,土改呼声已经多年,但由于涉及利益敏感复杂,推动阻力较大而难以入手,市场对土改的预期一直并不强烈。
杜晓山认为,土地剪刀差是对农民权益的最大剥夺。对农村土地的低价收购、高价出售致使政府和开发商获得巨大收益,同时也导致农民权益受到巨大损失。虽然土地制度改革近年在我国已形成共识,但执行起来一直难度颇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
“如果能真正实行同地同价,农民土地受益将得以大幅度提高,这比农民年均收入高很多倍。”杜晓山说。
此次《规划》所涉及的同地同价,足额补偿等原则将为利益分配提供了改革方向。而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纳入现行的城市国有土地市场或将颠覆当前城市土地市场供求紧张的现状,这些措施对土地改革乃至城镇化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城乡统筹是“十二五”期间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体制改革和资源要素结构的调整和再平衡,扭转目前存在的“城市腿长、农村腿短”的局面,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秦中春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