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涵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31日
从16万日元/股的发行价到7月30日(本周一)3700日元/股的收盘价,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硕果仅存的一家中国上市企业在不到5年内经历股价跳水后,宣布了退市的消息。
7月27日,中国博奇环境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将采用管理层收购形式实现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并私有化。
东京证券交易所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2004年起先后有“亚洲传媒”、“博奇环保”两家中国公司在交易所一部即主板市场上市,另有“新华财经”在交易所二部即创业板上市。
2008年9月,亚洲传媒因挪用资金丑闻被迫退市。如今,东证所主板唯一上市企业中国博奇的退市宣言标志该交易所再无中国企业。
博奇表示,此次退市的主要考虑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公司需要通过私有化来对公司商业模式、治理结构的彻底转型。
根据东证所公告,该公司将被CBES控股公司进行私有化收购,后者为博奇管理层为此次收购在开曼专门注册的公司。
据东证所公告,博奇将于10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大会通过后将于11月12日前摘牌。而公告当天,该股票已进入监督模式,仍然可以交易。
中国博奇退市
7月30日,周一,中国博奇收盘每股3700日元,比上个交易日涨700日元。
这一价格与2007年8月发行价16万日元/股相差大于30倍有余。2007年8月8日开盘当日,中国博奇一路攀升,最高升至28万日元/股,在交易结束时股价收于25.8万日元/股,大涨61%,全日成交超过270亿日元。
而如今,中国博奇的股价和交易量都大幅度下滑。从2008年底,博奇股价一直稳定在每股1万日元以内,交易量在每日1000点上下浮动。
事实上,股价的下跌不仅限于这一家中国公司。包括新华财经在内的创业板及主板的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经历股价下跌、交易低迷的困境。
关注中日经济并购的投资顾问
公司Chinalyst首席执行官孙田夫向本报记者表示,股价低迷、交易量下跌是博奇退市的原因之一,该低迷的趋势与大盘走势直接相关。
日本股指在1989年走到38915的最高点以后,基本上一路下滑,虽然也有小幅度上升的时候,但在过去近20年时间里,再也没有突破4万点。
东证所吸引外企上市乏力
在被媒体成为“失落的20年”中,退出东证所的并非只有中国企业。
东证所上市的外国企业在逐年减少。1991年,共有127家外国企业在东证所上市交易,但到了2011年底,只剩下11家。
“市场的困境确实导致一部分外国企业退市”,东京证券交易所驻华代表逯家乡向本报记者表示。
逯家乡表示,日本个人投资者对海外证券投资处于平稳上升状态,显示出较强的兴趣。
事实上,东证所曾一度试图吸引外国企业赴东京上市。为了吸引中国企业,2008年2月,东京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正式挂牌成立。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孙田夫指出,除了日本股市大盘的因素外,东证所的上市要求与很多中国公司上市习惯不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中国很多是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进行单独上市,而这一模式很难被东证所认可。”孙说。
2008年亚洲传媒公司总裁崔建平挪用公司资金的丑闻也使得东证所受到日本投资者多方压力,对中国公司的上市更加谨慎。
孙表示,对中国企业来说,日本大盘状况使得IPO估值不会很高,同时又要交付高额上市费用,并不划算;另一方面,东证所认为中国企业有一定风险,可以说是“你不情我不愿”。
孙田夫认为,中国企业去东证所上市的必要性在减退,而收购有品牌技术的日本上市公司成为中国企业新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