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宏观政策新动向与城商行结构调整

来源:银行家    作者:张国强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7日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宏观政策的新变化对城商行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加快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城商行应综合考虑当前与未来经营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的变化,在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和收入结构基础上,实现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的统一。

  政策逻辑下的城商行发展

  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城商行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全国城商行总资产10.33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8.7%,存款余额7.3万亿元,贷款余额4.59万亿元。主要监管指标持续良好。比较一季度的数据可以发现,城商行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总资产同比增长28.3%,比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别高出13.5%和6.2%。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商行对形成金融业的多元化竞争主体,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城商行作为中国金融业“增量”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每一步都与政策的转换逻辑息息相关。由于增量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以政策转换为前提,政策转换即降低“准入”限制为城商行带来了发展空间,而增量改革的路径也在一定时间内为城商行赢得了政策上的相对平等。但是,随着城商行的发展壮大,金融业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观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对城商行乃至整个银行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宏观政策调整的实质是资源配置在部门、地区和经济成分间的优化,而商业银行不仅是分配金融资源的重要力量,还是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决定性环节,因此,每一次宏观政策的变动,必然给城商行以及整个银行业带来冲击。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一季度8.1%,低于历史同期,二季度据预测将低于8%。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引起社会各界对宏观政策走向的高度关注。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次会议意味着新一轮刺激的开始,具体手段包括:“着力扩大内需,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重点推进节能环保、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新一轮促销费有望从供需两端“双管齐下”。投资继续加码是稳增长的重要措施,“明确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外,还将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其中铁路、节能环保、农田水利等方面将成为投资重点。”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及20项重大工程。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这表明货币政策可能采用降准、窗口指导和调整部分监管参数等手段来促使货币信贷加快增长。6月7日央行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被认为是对这一宏观政策动向所做出的反应。

  纵观此次宏观政策要点,在稳增长约束下,消费和结构性投资是政策的着力点。结合2月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商行而言,将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与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在资本实力、资产规模、网点机构和客户基础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上与大银行高度重叠,业务领域偏重于经济的供给即生产方面,而对经济的需求即消费方面和农村的重视不够;重视传统产业而对节能环保、绿色和新兴产业的重视不够。收入结构上仍以利差收入为主,利差收入远高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有些城商行的利差收入比重甚至占到总收入的90%以上。因此,在新的宏观形势下,城商行必须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以适应当前政策变动的要求。

  宏观政策新动向对城商行的影响

  从调结构的角度看,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向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倾斜,银监会2月份正式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也鼓励商业银行推进绿色信贷,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但这却加大了“两高一剩”(“两高”是指高污染、高耗能;“一剩”是指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投放的风险。由于城商行多与地方政府有着天然的关系,这构成许多城商行涉足“两高一剩”行业的重要纽带。城商行对“两高一剩”行业前期的贷款成为支撑这些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旦政策着力点转向节能环保和绿色产业,对“两高一剩”产业回收信贷资金或实施惩罚性贷款高利率,将对这些企业的发展构成极大威胁,从而加大了城商行的信用风险。同时,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属于新兴产业,70%左右的企业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可抵押资产少、回款周期长、缺乏良好的担保条件等约束,在客户与信用体系缺失的市场环境中,城商行在从事该类企业信贷业务时也将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宏观政策的变动将不仅挑战城商行的现有信贷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还将挑战城商行的风险管理体制。但是,在宏观政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那些能够主动对潜在风险信贷市场实行有策略地退出,达到事前控制信贷的目的,并积极的介入节能环保和绿色信贷市场,进行信贷结构调整,也不失为一种机遇。

  从扩内需的角度看,宏观政策调整有两大特点,一是推进节能环保、节能家电等消费领域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二是鼓励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铁路、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的投资项目。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高、消费率低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随着政策的撬动,将使商业银行进一步重视消费领域的金融服务,如节能环保、环保家电、住房装修、医疗保健、旅游、大件消费品等新的消费信贷品种和信用卡业务将会得到较快发展。在扩内需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作为,既是商业银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商业银行在宏观政策调整中迎来的一个拓展消费信贷市场和优化信贷结构的良机。伴随着政策鼓励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铁路、教育卫生、信息化等民生项目的投资,必将催生大量的金融需求。一是项目本身的信贷需求,二是农村潜在的消费能量,并孵化出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城商行如果能够顺应政策调整和扩内需的需要,改变信贷投放领域,将视角转向农村投资和消费市场,是优化经营结构的重要机遇。

  从增长约束下货币政策调整的角度来看,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今年以来监管机构多次释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号,近期央行降低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利率市场化的意图非常明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定价权的下放,存贷款价格竞争会日趋激烈,净利差会进一步收窄。例如,6月8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由于城商行的业务结构仍以传统的信贷为主,中间业务占比不高,对应到收入结构中,利差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一方面,与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商行由于利差占比最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又缺乏竞争优势,所以利率市场化对其盈利空间的挤压就越大,这将使城商行的利差收入和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还将使城商行面临逆向选择、重新定价、储蓄分流等诸多风险,甚至会出现破产倒闭现象。

  从同业竞争环境来看,政策调整将使同业竞争更为激烈。一是大量民间资金将不断融入正规金融体系,将加剧同业间的竞争。截至2012年3月,全国小额贷款公司从2008年的不到500家,迅速增加到4878家,四年内增加了8.7倍,贷款余额达到4447亿元。同期,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740家,其中已开业665家,正在筹建75家,已开业村镇银行资产总额2653亿元,实现盈利16亿元。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在业务上与城商行能够从事小企业金融服务业务的优势高度重叠,城商行的竞争压力很大。5月26日,银监会对外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称民营企业可通过发起设立、认购新股、受让股权、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这无疑将使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正规金融市场,大量的地下金融合法化,银行业市场主体数量增多,竞争将更为激烈。二是其他金融机构也在不同程度上蚕食银行业的业务和利润空间。典当行、信托、金融租赁、财务公司,以及证券、基金、保险、私募等均加大了对银行传统客户和业务的争夺,这也是城商行在未来所要面对的。此外,随着业务快速扩张,城商行原有的传统业务优势逐渐丧失,而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也纷纷进入中小企业市场,导致竞争日趋激烈。

分享:

来源:银行家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