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6日
前不久,赴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采访,只见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瑶族文化雕塑墙工程已接近尾声,村口富有瑶族特色的景区牌楼正在兴建,瑶家民俗广场平整土地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瑶族村双语小学、瑶人谷步行道、瑶家吊脚楼等改造和新建工程也在施工之中……据悉,该县准备用5年时间,投入近600万元,完成12个具有瑶族文化特色项目的改造和新建工程,同时,县有关部门也在挖掘、收集和整理瑶族的语言、歌舞、民俗等,以将该村打造成瑶族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胜地。
显而易见,做好“特色”文章,是全南开发瑶族文化旅游产业的亮点所在。该县抓住了该村是我省唯一的瑶族建制村这一特点,一方面努力恢复瑶村瑶寨的民族风貌,使之完美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大力挖掘瑶族文化的特有内涵,使之得以传承光大。由此及彼,笔者想到了一个与之相关的话题: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紧抓“特色”不放松。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是符合我省实际的。我省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比如,井冈山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景德镇闻名遐迩的陶瓷文化旅游资源,等等。这些地方不仅将相关的遗址、遗迹保护好、修缮好,而且将相关的文化资源发掘好、整理好,从而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形成了别具一格、不同凡响的特色,此乃这些地方能够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所在。全南县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瑶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做法,也是这样的明智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抓住“特色”不放松,不仅要注重“外在”的特色,还应重视“内在”的特色。对于文化旅游产业而言,外在的遗址、文物、景观等是“形”,内在的史实、故事、传统习俗等是“魂”。既有“形”又有“魂”,我们的文化旅游产业就能鲜活起来,才能引人注目、令人向往,才能使人于旅游之中增长知识、有所收获。全南在瑶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上,重视“形”与“魂”的结合,无疑为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欲使我们的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色突显出来,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无论是保护、打造具有特色的“形”,还是挖掘、整理具有特色的“魂”,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仅靠老百姓的力量往往是难以做到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制定完善的方案,拨付一定的专款,配备必要的人员,进而围绕“特色”二字做足文章,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南县瑶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之所以进展顺利,就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毋庸置疑,紧抓“特色”不放松,切实做到“形”“魂”兼备,我们就一定能迎来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春天。
王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