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1日
2010年,各项民生投入达10.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67%;2011年,各项民生投入达14.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72%……近年来,南康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民生工程。今年,该市从社保、就业、住房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大事入手,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城镇新增就业5200人、新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180万元、建成保障性住房3600套、启动可容纳5000人就读的南康中学北校区建设……
无声的数字,传达出一个有声的事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南康市委、市政府的自觉行动。如今,该市总投资1.2亿元的南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全面完成搬迁,新建的南康市第四小学已完工……
数字变化看南康民生投入
□阳金华 赖虔平 特约记者刘家喜
变“输血”为“造血”
【新闻数字】2011年,南康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02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08.2%;“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1023人,完成目标任务201.6%……
【百姓感受】“打个电话,逛场招聘会,就能得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南康市蓉江街道莲花村的杨莲花夫妇,一个在招聘会找到了好工作,另一个则在职介所通过电话应聘到了好岗位。
【新闻纵深】就业是民生之本。南康市制定出台就业扶持政策,把工业园区企业、服务业和民营经济作为全面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问题列为工作重点,并着力抓好城乡统筹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帮扶就业、环境稳定就业等工作。该市还通过举办各类现场招聘活动,完善职介服务体系,降低求职成本,促进了城乡群众就业。同时,通过落实财政贴息、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使政府支持就业的政策措施逐步呈现倍增效应。
变“苦脸”为“笑脸”
【新闻数字】2011年,南康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6.38%。参合农民一次性报账率达99.8%,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为70.03%,统筹基金使用率94.6%……
【百姓感受】今年65岁的南康市浮石乡贤女村村民陈腾忠,患冠心病多年,经过治疗后康复良好。但治病前后花去医药费近10万元,这笔钱可愁坏了一家人。然而,当家人直接从医院领到4万多元补偿款时,陈腾忠惊喜万分。
【新闻纵深】为让农民真正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南康市提高了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并开始推行“本地参合、异地就医、同等报账”政策,与吉安市遂川县的巾石卫生院、万安县的夏造卫生院等医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对参合农民在上述医院住院治疗的住院医疗费用,按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补偿比例直补。为切实提高直补效率,该市对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实行“一站式”服务,缩短参合农民在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账时间。该市还实行新农合补偿与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制度,制订了《南康市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制度》,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
变“纠结”为“希望”
【新闻数字】投入资金4233万元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与提升,新增校园面积70亩,新增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
【百姓感受】“要不是政府在这里新建一所小学,我这个读一年级的孙子得走上好几公里路去上学。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了。”南康市东山街道办事处南水社区的阳士达乐呵呵地说道。“这学校旁边还将建一所大型幼儿园呢,往后呐,附近的小孩都能上个好幼儿园了,真是太好了……”阳士达的老伴赶紧接上话茬。
【新闻纵深】为解决小孩就近入学问题,南康市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自2007年至今,城区每年都新增一所学校,每年都投入大笔资金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仅去年就投入教育资金5.2亿元。如今,该市第五小学、赞贤小学扩建工程正加紧实施,麻双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等29个项目进展顺利。同时,该市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择优招录中小学教师396名、招录硕士研究生4名,有效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去年资助金额达1000多万元,惠及8000多名贫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