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贷占比第一,农行 需要多挣钱
农行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新增量、余额以及占比都列四大行之首。在存款成本走低、净息差回升的情况下,农行仍走向一条激进的放贷之路。息差回升、信用成本下降仍不足以弥补高企的管理费用的劣势。
8月24日,农业银行突然暂停房地产开发贷款。
尽管农行行长张云此后表态,只是在8月24日至8月31日暂停一周房地产开发贷款,且这并非监管部门的要求,而是农行自身的主动调整。
但农行此番异乎常规的动作,不免令人对其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情况心生疑虑。
9月1日,农行恢复正常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但表示将实行严格的名单制管理。
农行战略发展部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了对房地产业的担忧,认为此轮房地产压力测试并没有充分考虑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其他贷款的潜在风险。
房地产开发贷占比第一
截至6月末,农行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364亿元,比年初新增1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5.5%,占公司贷款比重上升为15.7%,占贷款总额的11.6%。
如果算上按揭贷款6417亿元,农行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合计占总贷款比重为25.5%。工商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5319.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16.32 亿元,增长19.4%,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8.4%。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也透露,中行上半年新增465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6月底余额为2883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是8.3%。
建设银行今年上半年的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不到200亿元,仅比去年底增长约5.57%,增速创过去5年来的最低,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从上年末的7.44%下降至7.08%。6月末,建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3786亿元。
农行是惟一一家上半年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超过1000亿元的银行,6月末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和占总贷款比例也是最高。
农行在半年报中公布的十大单一借款人中有两家来自房地产业,而工行和建行中报中列明的十大单一借款人中无一家是房地产企业。
半年报显示,房地产业贷款是上半年农行贷款占比提高最多的行业。农行中报称,该行以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普通商品房开发项目、保障性住房开发项目为主要投向,稳健发展房地产贷款。
上半年,中信银行 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增长129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由年初的3.7%升至4.5%;华夏银行则增长64亿元,占比由7.8%升至8.16%;南京银行 贷款增长10亿元,占比由9.54%升至9.71%。
即便是此前被称为“半个地产银行”的兴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在6月末也仅为10.04%,低于农行目前的水平。
农行热衷于房地产开发贷款,是长期规划还是短期利润驱使?
低资金成本难补管理费用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研究员邱志承认为,农行上半年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序为:1.生息资产增长;2.息差回升;3. 信用成本下降;4.手续费净收入增长;5.税率有所下降。其中,资产规模扩张(生息资产增加)贡献了19个百分点,息差上升贡献14个百分点,信用成本下降贡献7个百分点。
如果说,兴业银行走的是一条以高负债成本追逐更高资产收益的道路,农行目前走的完全是以低资金成本的优势补偿高管理费用和低营业效率的劣势。
在资金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农行仍然在寻找更高的资产收益和更快的资产扩张速度,以此来达到净利润的高速增长。
在负债方面,农行上半年存款增加8512亿元,其中公司存款增加了3926亿元,零售存款增加4379亿元。上半年存款较年初增长11.4%,略高于国有大行平均增速。其中活期存款增速较年初增长11.8%,较定期存款增速高0.8个百分点。6月末活期存款占比较年初提高0.23%至55.7%。
多位分析师认为,农行存款活期化为净息差提升贡献较大。
上半年,农行的净息差为2.47%,同比扩大26个BP,存贷利差为3.88%,同比扩大6个BP,较去年全年水平扩大12个BP。息差的扩大主要是由于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30个BP,存款成本从去年上半年的1.62%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28%,下降幅度达34个BP。
安信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杨建海表示,农行的负债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存款负债占比偏低,同业资金与发行债券占比较少;二是三农存款占比较高,导致银行的存款呈现零售占比高和活期占比高的特点。
由于存款成本通常低于债券发行成本,决定了农行的资金成本较为低廉。
在净息差、生息资产、信用风险都走好的情况下,农行的营业费用却令人堪忧。令人遗憾的是,农行二季度业务管理费环比较大幅度提高,导致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了16%。
上半年,农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为511亿元,同比增长33%,费用支出规模与工行相当。上半年农行员工成本达到326亿元,同比增幅速达到44%。
农行上半年的员工费用占业务及管理费比重为63.82%,比2009年上升5.62个百分点,而工行、建行、中行占比分别是60.11%、58.67%、57.44%。
上半年,农行成本收入比为37.65%,比上年同期增加0.79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大银行,主要是由于农行的员工和机构数量较多,而员工平均产能却较低。且二季度的成本收入比一季度大幅攀升7.43个百分点,达到41.27%。
农行需要多挣钱
对银行业来说,在资金成本较为确定的情况下,提高息差的办法只有提高贷款议价能力,获得较高的贷款收益率。
银行信贷部门人士表示,目前房地产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是溢价较高的贷款。
分析人士表示,在利差较大的情况下,会刺激银行整体表现出比较松的贷款倾向,而风险控制只能防点不能防面。
而且,对利润的追求也会导致银行放贷集中度提高,放贷的投机性也增强。
这或许能够解释农行上半年较高的房地产贷款增速。
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于大银行来说,短期内贷款向中小企业转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四大国有行往往掌握这一些大客户,但银行对这些客户的议价能力不高,放贷收益率并不高。
而且,随着金融脱媒的演进,大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不同的大银行,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不同的选择。工商银行在中小企业客户开拓方面走在了前面。截至6月末,该行为5.1万户小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909亿元,比年初增长25.8%,增速高出全行公司类客户贷款15个百分点。
如果加上支持的中型企业,6月末工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更达到2.2万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公司贷款的比重已经超过50%。
而且,工行已经制定了非常明晰的小企业发展规划,今后5年每年的小企业信贷增速都要高于同期的公司业务平均增速,每年新增加的小企业贷款都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但是,短期内,在表外放贷被收紧的情况下,银行有着巨大的放贷压力。
也正因为如此,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断然否认要停发房地产开发贷的传闻,而中行行长李礼辉则坦诚的表示,中行下半年会拓展这类业务。
而农行在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占比如此之高的情况下,也仍然没有停止发放此类贷款。
但令农行尴尬的问题在于,在房地产业贷款增速最快的情况下,贷款收益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生息资产收益率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基本稳定在3.7%至3.8%之间的水平。
净息差的提高并非由于贷款收益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存款活期化带来的存款成本从2009上半年的1.62%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28%。
国信证券认为,农行上半年对公和对私贷款的平均利率均有所下降,显示农行的贷款客户结构中,在定价能力上是偏向于贷款客户一方。
这表明农行贷款议价能力较弱,也印证了生息资产收益率基本没有上升的情况。
中报显示,农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8.63亿元,同比增长40.2%,增速列四大行之首。
但为了回报前三大股东的支持,农行已经宣布将向财政部、汇金公司及社保基金理事会派发总额约为320.77亿元人民币的特别红利。
农行确实需要比别人多挣些钱。
房地产开发贷对农行来说是短期盈利需求还是长期战略,依然难以判定。但农行更需要做的也许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收入比。
在银监会遏制房地产投机投资需求的背景下,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胡新智表示,银行在进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时应当注意区域差异,并希望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以促进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这显示农行依然对房地产贷款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