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5日
端午节吃粽子如同中秋节吃月饼,在许多市民看来,这都是过节必须要应的景。随着粽子的口味不断推陈出新,粽子的包装似乎也陷入了高价怪圈。那么,这样的粽子在虔城市场反响如何?真的会如商家期待的那样热销吗?6月14日,记者走访了赣州中心城区数家超市发现,粽子装入礼盒后,身价成倍上涨,有的包装价格甚至比粽子本身贵得多。
粽子穿“马甲”身价翻倍
当日,记者走访发现,以粽子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已挂上不少大型超市的显著位置,各种规格、口味的散装粽子和礼盒粽子摆满了货架。从粽子的口味上看,除了花生、蜜枣、豆沙等传统口味外,还出现了海参、鲍鱼等新口味。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粽子价格普遍上涨,礼盒装最低也要五六十元,豪华礼盒粽子则要四五百元。在位于赣州市红旗大道的一家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多款礼盒粽子售价近400元,每盒粽子8个至12个不等。记者还发现,同样的粽子装入礼盒后,身价立刻翻倍。以某品牌推出的“龙舟福粽礼盒”为例,8只装礼盒价格为218元,而8只同样的散装粽子总售价仅为92元。部分品牌推出的粽子礼盒,包装身价甚至比粽子本身还贵。某品牌的12只散装粽子总价仅为68元,而12只装礼盒售价为156元,身价何止翻了一倍?
市民称买礼盒多为送礼
与普通粽子相比,动辄几百元的豪华礼盒粽子柜台前很少有人问津。在东阳山路一超市内,不少市民被粽子精美的包装所吸引,但看过价格后便放回原处。一名促销人员说,礼盒粽子刚上市五六天,行情暂时不好。不少市民表示,除非送礼,否则不会选择包装豪华的粽子。李女士说:“礼盒粽子和散装粽子区别不大,钱都花到包装上了,买这样的粽子太不实惠,花冤枉钱。”
还有市民认为粽子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行为。市民吴先生说:“吃完粽子后,那些盒子放着没什么用,扔了又觉得很可惜,简直就是鸡肋。花在包装上的钱甚至比粽子本身还要多,有点舍本逐末,也容易助长铺张浪费的风气。”
莫让端午节变了味
粽子为何步月饼后尘,“衣服”越穿越华丽?赣南师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周建华认为,高价粽子的出现,说明它是有市场的,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们打点人情关系的温床,也是社会浮躁现象下过度商品化的一种表现。有些商家扛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借各种理由打造“豪华粽子”,实际上已破坏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偏离了粽子本身的那个味道了,让端午节变了味,不利于民族传统健康理念的传递。
记者手记
在一家超市采访时,销售人员一语道破天机:“礼盒粽子往往是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不知何时起,粽子也悄然登上“公关礼品”的殿堂,在某些人的眼里,端午节成了“豪华粽子公关节”。
端午节本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如果我们过度把粽子印上市场化的符号,是否违背了祖先的原意?此外,送粽子本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方式,但有些人不再注重真情实感,送粽子只选贵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传递的实质。这种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淹没在真金白银中的做法要不得。(记者朱丽华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