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3日
水上漂啊漂
——上犹县水岩乡井仔村库区的孩子们
每天放学回家后,“水上人家”的孩子都很自觉地完成作业。
“水上人家”的家长们每天也有必修课,就是接送上学和放学的孩子。
“水上人家”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家长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心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期望。
村民黄才道的孙子快5岁了,因为家距离学校较远,无法读幼儿园,而成了“留守孩”。
“水上人家”的子女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水上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学会划船,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无论夏日,还是寒冬,他们就是这样摆渡着,每日来回接送自家上学的孩子。
就在江边家门口。上世纪50年代,因为建设水电站,地处库区群众的大部分房屋被淹。难舍家园的移民就在库区搭建起一座座“漂动”的木屋,一住就是几十年。
6月9日,记者走进上犹县水岩乡井仔村的“水上人家”,了解这里的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据陪同记者采访的乡党委书记凌晔介绍说,水岩乡有“水上人家”1100多户,仅井仔村就达307户,80%的家庭都有上学的孩子。因为出门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孩子们上学难便成了“水上人家”的普遍现象。孩子每天到十几公里外的圩镇上学,家长就要早起摆渡把孩子送至岸边,下午再准时守候在码头。“水上人家”即便是邻居,相互来往也要划船。在圩镇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孩黄小芳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父母能把房子建到圩镇上,这样她就有许多小伙伴一起玩耍。
“水上人家”的孩子生活方式单调而乏味。许多人家没有有线电视,更不用说电脑网络。每天放学到家后做完作业,孩子们还得帮助家里干一些体力活,偶尔也会坐在渔船上,数一数天上的繁星。
面对“水上人家”子女上学难问题,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距库区不远处建起了希望小学,缩短了孩子们的求学之路。(雷声 记者许军 王雪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