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私人银行展开“富人”争夺战 量身定制管家式服务

来源:东方今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3日

    自2007年3月内地第一家私人银行建立,至今已近5年时间,针对高端人群的定位,使得私人银行一直蒙着一层神秘面纱,不为外界所熟悉,甚至不为许多富有人所了解。而如今,私人银行市场竞争渐渐弥漫出硝烟的味道,随着更多中小银行进入私人银行领域,一场关于“富人”的争夺战正在打响。

  私人银行深受“富人”们的欢迎和爱戴

  据统计,目前中国拥有100万美元以上个人金融资产的人数有四十多万,在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且无论人数还是总额都在快速增加,预计到2015年,高端富裕人群拥有的财富净值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 

  “中国富裕人群的快速增长态势为全世界瞩目,中外金融理财领域都很关注这一市场。” 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私人银行中心财富顾问苗琳琳说,“作为向高端客户提供的从"摇篮"到"坟墓"的专属私人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已顺应时代和客户需求产生,并稳步发展着。”

  苗琳琳告诉记者,中国私人银行服务的市场需求早已出现,富人阶层对私人银行的潜在需求巨大。一方面,中国国内高收入群体在不断发展壮大,且中国高收入群体的集中度非常高;另一方面,高收入群体也存在对私人银行服务的强烈需求。

  同时,各家银行注重了中间业务的开发,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赚取更多利润成为他们的努力方向。据统计资料显示,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业务的10倍,这些个人资产达百万美元以上的客户为银行提供着最大的利润来源,即所谓的“二八”现象20%的客户为银行带来80%的利润。苗琳琳表示,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私人银行必然是银行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业务支撑点。

  此外,随着财富不断积累,国内高净值客户快速增加,这些客户对财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私人银行也将成为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在大型银行之后,更多中小银行进入私人银行领域,将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苗琳琳称,中小股份制银行对利润追求的特点、政策灵活的优势,将会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私人银行为“富人”们准备的精心课程

  对于很多超级富豪而言,“富不过三代”是他们最为伤脑筋的事情,如何让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亿万家财,能够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家族的事业也兴旺发达呢?

  浦发银行郑州分行财务管理中心的副总经理李蕴告诉记者,进入他们财务管理中心的门槛是800万元人民币。财务管理中心也就是私人银行。私人银行通常会帮助他们用遗产信托等理财方式,但是下一代继承人如果不懂得经营生财,那么再多的钱也会花完,成为挥霍无度的纨绔败家子或败家女,很多只顾使用遗产信托基金生活的富豪下一代,私人银行等理财机构也只是浮皮潦草地执行日常事务而已,并不会给出特别的理财指导。最后这些人不仅将家族的财产败完,自己的生活也会潦倒悲惨,反倒不如一个普通人,让天堂里的祖辈扼腕叹息。

  因此私人银行的这种培训受到富豪客户的热烈追捧。除了在家庭生活中学习洛克菲勒、沃尔顿和李嘉诚那样的富豪如何教育子女理财,他们更需要通过这种第三方的启蒙教育让孩子能够或多或少地明白金钱的来源、投资的知识和企业的运作,最终从小树立正确的投资消费理财观。

  加上日益发展的金融工具,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富豪们根本不可能就每个方面给下一代解释得清清楚楚,所以都乐意将下一代的理财教育培训交给专业理财机构和私人银行去打理。“这些课程通常都会贯穿游戏,让参加者对课程内容加深认识。”李蕴说。

  课程会以类似风靡世界的“大富豪”游戏的角色扮演方式进行,几个孩子分别扮演企业的运营部门,有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地产部门、投资部门和市场部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开始学会熟悉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和实业投资等。

  同时,李蕴表示,银行还会请专业的理财人员结合幼儿教育,把股票、债券、慈善事业和初创企业等种种投资理财知识都教给孩子们。

来源:东方今报

责任编辑:张勐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