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1日
4月30日晚,龙南县黄沙公路黄沙敬老院路段发生一起两辆摩托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老人受伤,肇事者逃逸。龙南警方接到报警后,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破获此案。6月5日,犯罪嫌疑人邹元均来到龙南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里仁中队投案自首。目前,邹元均已被刑拘。
挖掘机挖出被老周父子埋入地下的肇事摩托车。
晚上突发交通事故
4月30日晚8时31分,龙南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里仁中队值班民警接到指挥中心指令:黄沙公路黄沙敬老院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受伤。接到指令后,民警马上带领值班人员驱车赶往事发地点。
事发地点为黄沙公路的一处弯道,一辆两轮摩托车支在路旁,旁边有一名老婆婆坐在地上,另外一名男子在打电话,道路中间散落大量碎片等。询问那名男子得知,他姓廖,是黄沙本地人,受伤坐在地上的是他的母亲,姓刘。廖某是晚上在亲戚家吃了晚饭之后,驾车搭载母亲刘某回黄沙,途经事发地点时,相向方向驶来一辆摩托车,因为是晚上,又是弯道,双方都没有看到对方,结果两车相撞了,廖某被撞之后晕了过去,待醒来时,已不见对方踪影。
接到报警后,民警马上展开现场勘查。事发地点路窄、急弯、坡多,没有路灯。拍照、测量、对照碎片……民警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路面上散落有廖某携带的牛奶、萝卜干,夹杂着玻璃、塑料等碎片,还有大小不一的灯罩、七零八落的散件。“这里有件衣服!”细心的民警突然小声惊叫,在离现场十几米远处,一件夹克衫被发现,上面还有新鲜血迹,而廖某和刘某并未受外伤,廖某也说并非他的衣服。出于职业的敏感,民警将衣服和灯罩碎片等小心收好。
勘查现场之后,民警马上赶到龙南县妇保院,找到值班医生。这时,刘某也刚刚做完各项检查。CT结果显示,刘某情况不容乐观,需做手术。
以车找人难度大
为尽快找到肇事者,民警在医院对廖某展开询问,廖某说,他看到对方车上有两个人,好像是一辆男装摩托车,像是“太子”款式,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民警摊开现场找到的那件夹克衫,发现衣服的前胸和左臂上有几处血迹,翻找口袋,不见任何证件和纸片等。联想到事发现场地上也有血迹,民警分析应该是对方车上有人受伤,于是兵分两组,一组找人,到县城医院及沿事发地点往县城方向的药店诊所,展开走访,看有没有收诊手上有外伤出血者;一组找车,寻找正面相撞损坏的摩托车。但两组人马汇合之后,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办案民警拿着事发现场找到的灯罩碎片和闪光器走访了县城各个摩托车销售店。销售店工作人员认定该闪光器属于后来加装的,这种闪光器装上去之后,晚上打开发光耀眼,尤其受年轻人喜爱。而这时,廖某打来电话,说回想起对方车辆油箱的颜色是白色的。夹克衫、闪光器、白色油箱所有的这些表明,肇事逃逸者很可能是名年轻人,而且很有可能是黄沙人。民警将这一情况向廖某通告,让他发动亲友暗中走访。
5月11日,伤者刘某因为在龙南治疗了一个多礼拜,病情没有好转,依然不能说话,被转到赣州一医院治疗。而廖某家因为去年才建新房,欠债很多,家庭经济困难,见案件侦破没有进展,医疗费用也没有着落,情绪很激动。为此,民警耐心地做着廖某的思想工作。
5月14日,办案民警决定以车找人,调取黄沙所有的“太子”款摩托车,见车见人。黄沙管委会共有4个自然村,3700多人口,登记在册两轮摩托车1900多辆。从机动车管理信息中调出摩托车档案,再到车管科档案室对照纸质档案相片,找出“太子”款摩托车共计395辆。将这395辆“太子”款摩托车按4个村划分,通知车主驾驶车辆到村委会配合调查。但由于时间久远,有的车主在外务工,有的说车辆卖给别人了,有的直接说没有空。3天过去,还有100多辆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见到。
案情曙光初现
5月中旬,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办案民警走访排查车辆范围扩大。这天,在走访到畲族村的时候,民警听到人群中有人说了句:“石场有人有辆太子摩托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民警马上和黄沙管委会联系,得知黄沙确实有一个石场。
民警了解到,石场的老板是龙南人,但是生产承包给了一名四川人,而这名四川人雇了几名工人,其中有一家人也是四川人。这家人姓周,父子三人,其中小儿子小周有一辆“太子”摩托车,但他在大约半个月前离开了龙南,父亲老周及其大儿子大周现在还在石场上班。小周离开龙南的时间刚好在案发后几天,民警认为他有作案嫌疑。
民警随即来到打石场,找到了老周。老周说自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现在就在这里,小儿子走了。民警问他小儿子去哪里了,老周回答说不知道,并说他打了小儿子。大周也在旁边,民警问他话时,他是一问三不知。
兴国追逃扑了空
第二天,民警再次来到打石场,对老周、大周进行询问。老周仍然是前一天的那段话。民警采集了老周、大周的血样,同时知道小周小名叫小军,但不知道他的身份证姓名是周小军还是周元军,也不知道身份证号码。
民警通过技术手段侦查得知,4月30日晚,小周和老周有7次通话,5月1日凌晨小周到了广东河源。5月2日至今,小周和老周、大周有多次联系。民警通过技术手段了解到小周在兴国。
事不宜迟,民警立即与兴国警方取得联系,请求协助。同时,将老周、大周的血样与现场遗留的衣服送至赣州市公安局进行DNA比对。
5月19日,民警驱车赶往兴国。在当地派出所的协助下,得知小周近期确实回过兴国,但5月18日已经离开,目前下落不明。是消息泄露还是对方警觉了呢,民警再次陷入了深思之中……
嫌犯投案自首
5月22日,办案民警和四川警方取得联系,查获小周的真名叫邹元均。5月25日,伤者刘某的验伤鉴定报告出来了,重伤甲级。同日,DNA比对结果出来了,夹克衫上的血迹和老周有亲缘关系,这是“4·30交通肇事逃逸案”最关键的证据。
5月28日,办案民警将案卷送往龙南县公安局法制科审核,认定此案已构成刑事案,可以上网通缉邹元均。随后,办案民警又将案卷送至龙南县检察院,请检察院提前介入。经检察院批捕科审核,认定现有证据证明此案已构成刑事案,可以通缉邹元均。
5月31日上午,民警再进石场,却不见老周、大周。问其他人,说已于前一天离开,至今未回,不知去向。四川人,来此打工,全家出动,难道说,得到消息全家跑了?民警让石场的人和老周联系,老周说在外面马上就回,然后就挂了电话。民警在石场耐心等待,过了近一个小时,也没有见老周。打大周的电话却没有人接。民警通过侦查得知,老周早上在兴国,上午在赣县,难道真的是回龙南?为避免打草惊蛇,民警没有再联系老周、大周,而是在石场附近布下眼线。
5月31日下午2时,眼线报告,大周回来了,带着老婆和小孩,但没有看到老周。大伙直奔石场,走到半路,又接到报告,老周也回来了。到了石场,民警将老周、大周带回龙南县公安局,分别进行审讯。在证据面前,大周很快就交代了“4·30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经过,同时供出当时乘坐其弟弟摩托车的任某正在石场。随后,任某交代了“4·30交通肇事逃逸案”的详细经过:4月30日晚,邹元均驾驶一无牌“太子”款摩托车搭载他从黄沙街上沿黄沙公路往县城方向行驶,途经敬老院路段时,因为弯道没有看见对方来车,结果两车相撞。事发后,邹元均因没有驾驶证,又惊又怕,就驾车逃回了打石场。
不过,老周还是一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架势,不承认和邹元均仍保持联系。而要找到邹元均和肇事摩托车的下落,还应从老周身上找突破口。6月1日,民警对涉嫌包庇的老周立案侦查。同日,将老周刑事拘留。6月2日,老周终于软了下来,他一见到办案民警就说:“我交代,我交代。”
原来,4月30日晚上,老周接到小儿子的电话说是撞到人了,儿子回石场后,老周和他在石场挖了个1米多深的坑,将肇事摩托车埋了下去,老周自以为这样就死无对证了。
6月5日,邹元均来到龙南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里仁中队投案自首。目前,邹元均已被刑拘。(刘康雷 张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