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新华网广州5月31日电(记者 王凯蕾)“继续贷款融资吗?不好说,先等等看吧。”记者日前在珠三角采访时发现,受国际经济回升不确定等因素影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在有意识的压缩产能,放缓信贷需求。
专家认为,从“贷款难”到“放贷难”,折射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转型升级难度大等问题,亟须政府加大对企业的减税力度、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国民经济各领域、大力扶持企业创新升级。必要时可实行不对称降息政策,有效发挥利率市场的调节作用。
“贷款难”变身“放贷难”
“现在广东有不少企业已经获得银行授信,却没有马上去拿钱,这与早前排队争抢贷款的情况完全不同,从侧面反映出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正在下降。”采访过程中,广东一些银行公司信贷部门的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由企业信贷需求疲软而引发的“放贷难”已成为整个银行业面临的难题。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信贷部的信息显示,该行2012年前4月份信贷发放稳步上升,但从5月份开始,信贷增速已经出现放缓趋势。据了解,邮储银行的信贷投放对象主要是“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春耕过后,涉农贷款需求减弱,整体信贷增量大约下降了10%。
广州银行公司金融部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份开始,该行贷款的需求增速下降,主要是企业的需求在减弱。特别是一些制造行业(包括家电、汽车等行业)都在进行产能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效信贷需求。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国内不少企业开始减缓海外扩张的速度,也降低了融资需求。
来自汇丰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4月份,我国银行信贷增速较3月份略放缓至15.4%;新增贷款6818亿元,较3月有所减少,扣除季节因素,实体经济需求偏弱以及央行对于货币宽松相对谨慎的态度可能是新增贷款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从3月的13.4%放慢至4月的12.8%,低于14%的年度目标。
部分企业有意识压缩产能 观望中静候“商机”
“公司的财务经理提醒我,眼下原材料、人工、融资成本均处于较高水平,市场前景不明朗,那些可做可不做的订单最好暂缓。”在佛山从事陶瓷出口生意的梁先生告诉记者,受欧债危机影响,企业海外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来自汇丰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4月份出口增速从3月的8.9%下滑至4.9%。受欧债危机影响,对欧盟出口呈现负增长。4月对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整体放缓至3.9%,低于一季度平均6%的水平。特别是纺织、服装以及鞋子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很多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压缩产能,保持观望态势。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