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落入老套陷阱 赣州开发区一妇女被骗走11.9万元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0日

    骗子采取“丢钱捡钱”的方法骗人钱财,这种老套的骗局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再新鲜。然而近日,家住赣州开发区潭口镇的邱女士,在行至潭口镇金牛广场附近时,偏偏被这样的骗局骗走了自己几十年的积蓄11.9万元。5月28日,邱女士拨打了本报民生热线,提醒大家一定要多个心眼。

 路途中竟然“掉下馅饼”

 5月26日上午,邱女士带上家中的存折,到镇上的银行网点办理3000元现金存款手续。

 当天上午9时左右,邱女士存完钱准备回家。途径金牛广场附近时,一个皮肤略黑、骑着自行车的男青年快速上前,对邱女士说他掉了2.8万块钱。这个“掉钱男子” 刚离开,邱女士身后又上来一个骑着低矮、破旧自行车的男子称自己捡到了钱,叫邱女士不要声张,他们可以一起将钱分了。就在此时,又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子上前表示,他也要一起分钱,因为他看到了邱女士和先前那个男子捡到了钱,他们3个人都有份。随后,两名“捡钱男子”以广场附近人多口杂,3人应赶紧到人少的地方分钱为由,将邱女士带到附近僻静处分钱。

 中招后落入重重陷阱

 正当两名“捡钱男子”带邱女士来到一条旁边就是菜地的马路上,准备平分这笔“意外之财”时,“掉钱男子”突然折返,要求他们3人交还刚才捡到的钱,并声称有些钱肯定已经被邱女士和两名“捡钱男子”打入了银行,要求查询3人的银行卡和存折内的存款情况,以示清白。

 邱女士和两名“捡钱男子”都说没捡到钱。“掉钱男子”不信,便要求3人先把身上的存折和银行卡拿出来。两名“捡钱男子”主动把自己身上的银行卡交给这名“掉钱男子”后,邱女士不肯交出存折。此时,“掉钱男子”直接从邱女士的裤袋中搜出了银行存折和手机,他一边拨打“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一边对邱女士说:“如果你真是清白的,就让我打电话到银行那边查一下你的账户,看看你是否把我丢的2.8万元钱存了进去。”

 见到邱女士不肯说出存折密码,两名“捡钱男子”说:“我们都把密码说出来,说完可以让他去查,大姐就剩下你没说了,你没说就不可以走!”紧接着,“掉钱男子”将手机递到邱女士耳边。“我是银行工作人员,你的账户密码是什么,说清楚一点,我马上可以查!” 听到对方那头的声音后,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邱女士,毫无警觉地将存折密码说了出来,让他们查询金额。

 此后,“掉钱男子”称自己要带其中一个“捡钱男子”到银行查证一下,让另一个“捡钱男子”和邱女士在原地等一等,只要没有错,存折马上就返还给邱女士。“掉钱男子”离开后不久又返回说,要带剩下的那个“捡钱男子”也去证实一下,叫邱女士在原地等他们回来。

 老套骗术骗走11.9万元

 邱女士在原地等了一会也不见他们回来,她越想越不对劲,猛然醒悟到被骗了,于是赶忙拦下路边的一辆摩的,到当地派出所报警。

 当邱女士持身份证到银行查询时发现,11.9万元存款果然已无影无踪。通过查询账户明细,邱女士得知自己的存款被骗子分三次在银行网点取走。

 心存贪念易吃大亏

 “这些骗子太可恨了,我们一家平时生活节俭,舍不得吃穿。对家在农村的人来说,这些存款能做不少事情,谁知道,存了这么长时间的钱自己都没舍得花,却被骗子骗了个精光。”邱女士告诉记者。

 面对这场意外,邱女士此时方如梦初醒。她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要见钱眼开、贪小便宜、想发意外之财。遇到“好事”一定要谨慎,不要上当受骗。

 5月29日,记者从赣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获悉,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记者朱丽华)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