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温州金改试验区路在何方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林春霞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专业人士指出,温州金融改革要想迈出实质性步伐,首先要实行利率市场化;其次,国有银行不要参股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由民间资本组建,风险自担;此外,小额贷款公司要适当降低利率,还利于企业,政府在税收方面给小额贷款公司予以优惠,适当降低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成本。否则,改革只会流于形式。

  温州金融改革中一些偏离主题的思路和做法开始若隐若现,各方面都比较热衷于如何在这场改革中分到一杯羹。

  国务院将温州作为试验区,是希望温州能够在民间金融的合法化以及建立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方面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创造性的经验。如果偏离这个主题,这场改革注定会失败。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大幕已拉开,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温州资本危机催生的。日前,温州对国务院确定的十二条改革试点任务进行逐项分解细化,排出了“一揽子”50多个试点重点工作项目,以及需要上级部门帮助扶持的改革项目,方案实施细则已报浙江省政府审批,至今尚未公布。与此同时,与金融相关的一些机构诸如金融研究院、金融审判法庭等也相继诞生。

  现在外界关心的并非方案和机构本身,而是试验区金融改革的实际效果:改革对缓解温州中小企业资金瓶颈以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将有哪些促进作用?试验区究竟要选择怎样的路径?需要突破哪些政策?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难题?如何避免探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离?能否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创造性的经验?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温州进行深入采访。

  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成“唐僧肉”

  国务院确定的温州十二条“金改方案”强调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温州确立的目标是:2012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0家,2013年总数达到100家,实现都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全覆盖,率先推出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入围资格招投标制度;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工作;2013年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互为补充、良性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

  每一次改革总会伴随着许多商机和风险,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思路让不少温州老板对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充满了期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机构成了许多投资者热衷的“唐僧肉”。

  5月16日,瑞安一家审计事务所的负责人郑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了投资计划。“我跟十几位股东正在筹建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一家在瑞安,名为中欧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3.2亿元,计划今年9月挂牌经营。另一家在温州文成县,名为广纳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计划今年6月营业。”

  记者问:“这么多小额贷款公司,有足够的业务吗?”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