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私募债前景大解析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张陵洋 潘敏 孟凡霞 肖海燕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5日

    这是一片资本的蓝海,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5月22日,沪深交易所双双发布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5月23日,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承销业务试点办法》,对前一日交易所公布的《试点办法》进行补充和细化。自此,被称为中国版垃圾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即将登上资本舞台。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中小企业私募债由于完全由券商进行操作,未来可能对券商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券商方面对中小企业私募债表现十分积极,但作为投资方的基金和银行却表示,由于风险较大,目前对中小企业私募债仍持观望态度。

  垃圾债登场券商热捧

  5月22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试点办法》,将中小企业私募债正式推向市场。这标志着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正式启动。

  中小企业私募债,也被称为中国版垃圾债的先锋,被视为中国证券市场一大改革和创新,也是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的一大突破,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其实垃圾债券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风行一时。在国外,垃圾债亦为高风险债,是评信级别在标准普尔公司BB级或穆迪公司Ba级以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垃圾债向投资者提供高于其他债务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债也被称为高收益债,但投资垃圾债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

  此次发布的《试点办法》规定,除金融地产以外的未上市中小企业均可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办法》要求发行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倍,期限在1年(含)以上。

  相比上市的高门槛,《试点办法》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试点办法》对发行人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等没有硬性要求,此外,中小企业发行私募债券,不是采取审核制,而是采取交易所备案发行制,这也大大简化了发行流程。

  对于处于创新关键期的券商而言,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推出无疑提供了一个机遇。记者采访多家券商后了解到,目前中小企业私募债已经成为各家券商内部会议上热烈讨论的话题。

  一位合资券商债券融资部负责人预计,在中小企业私募债上,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估计在15%左右,投资者收益在10%左右。投资者承担100%的风险,获得60%的收益,对券商是一个好生意。希望成熟后有所放开,降低中间成本。

  北京一家券商的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表示,从投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私募债很值得投资,目前有的基金公司已经着手要发私募债基金,这个产品也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

  根据国泰君安非银行金融分析师梁静的分析,高收益债能够给证券公司带来立竿见影的高收益回报,未来将成为重要业务来源。预期高收益债业务未来3-5年内将为证券行业带来约73亿-143亿元的收入,收入占比3.4%-4.8%,贡献度远超投资等级企业债;远期来看,收入可达350亿元,收入占比12%。

  基金公司尚在观望

  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办法》的发布,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无疑又增加了一个投资渠道。但记者多方采访后却发现,大多数公募基金对中小企业私募债抱着谨慎的态度。

  “中小企业私募债相当于中国版的‘垃圾债’,因为担心其违约的风险,所以还是会选择较为谨慎的态度。”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如是说。兴业全球基金经理杨云也认为,对中小企业私募债暂时将采取关注的态度,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是否参与,目前正在等参与中小企业私募债的相关程序出来。

  如果高收益对应的必然是高风险,如何提前防范中小企业私募债出现违约风险就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杨德龙表示,由于交易所并未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人的净资产和经营能力做出规定,因此在选择私募债品种的时候,要对对方的发债主题、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进行调研,形成分析报告,并要随时密切地跟踪该公司相关情况,以求能在风险出现前转让该债券,在风险出现后把损失降到最低。而杨云则认为,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对风险的分散最为关键,一定要注意投资的比例。

  虽然多数基金公司对中小企业私募债表示出谨慎的态度,但由于其收益较高,且是新兴产物,已经有部分基金公司开始着手研究。

  摩根士丹利华鑫专户理财部副总监王建立表示,“既然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高收益债券市场,相信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众多机构投资者都会依靠自身的投资嗅觉从中发掘投资机会”。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基金公司正在准备相关的产品。这在基金业内人士看来,也并无可能性。另一位市场人士透露,基金公司专户产品对中小企业私募债表现出相当的兴趣。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