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大余整合扶贫资金促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大余县黄龙镇叶墩村多年来计划浇筑长3.5公里的荆沅坑道路,预计需要资金65万元,经过核算,即使连续3年向该村投入扶贫资金也无法完工。为此,该县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集中投入、专款专用”的原则,整合捆绑县扶贫和移民办、农业开发办、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并积极争取在叶墩村挂点扶贫的省消防总队的支持,实行联合共建。“各炒各的菜,同拼一桌席”,仅投入30万元扶贫资金就完成了整个项目建设,圆了4个村民小组500多名村民几十年的“道路梦”。近年来,大余县在扶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粘合”作用,捏指成拳、攻坚克难,力求扶贫项目效益最大化。

  大余县曾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贫困面相对较大。在扶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该县紧扣农民这一主体,切实把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扶贫开发的工作动力,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把国家资金投入作为“引子”来拉动民间资金投入,激活贫困村村民的内在潜力,增强造血功能。为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该县将规划、项目的确定以及申报的决策权交给农民,让其参与扶贫项目实施、管理的全过程,调动群众想做事的热情、争做事的激情。该县还紧抓省、市、县直单位挂点扶贫重点村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结合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将省、市单位资源有机融入规划当中,具体明确项目、资金及整合资金重点、资金安排方向等,用规划规范和推动资金的整合工作。近年来,该县整合县级单位资金216万元用于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新修道路10.58公里、桥梁4座,解决了8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各挂点单位累计投入帮扶物资110多万元。

  在做好普惠制政策扶贫的基础上,该县把整合社会扶贫资源与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结合起来,探索特惠制扶贫办法,创新“三位一体”的帮扶模式,即将省、市挂点单位的扶贫资源“捆绑打包”,用于定点帮扶贫困户;充分发挥村级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通过民主推荐确定有脱贫意愿、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同时,县扶贫和移民办等部门提供协调服务,并广泛动员该县企业参与产业扶持到户工程。(蒋群 邓国珠 特约记者彭承礼)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