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盲人阅览室期待更多读者 ——赣州城区盲人阅读调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1日

今年的5月20日是第22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为了方便盲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市拨专款十多万元在赣州市图书馆修建了盲人阅览室,并于200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但经记者调查发现,盲人阅览室平常鲜见盲人的身影。

5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赣州市图书馆的盲人阅览室,发现阅览室内没有一名盲人读者,只有工作人员。这间有50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阅览室显得冷冷清清。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状,我市盲人阅读现状又是如何?

盲人阅览室期待更多读者

——赣州城区盲人阅读调查

  5月20日,盲人蒋新慧(中)在盲人阅览室细心教授着盲文。当日,赣州市图书馆组织了20余名盲人朋友来到盲人阅览室,并将有声读物刻录成光盘发放给他们,让他们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记者谢东琳 摄

路程较远,交通不便

在中心城区厚德路某盲人按摩店内,记者询问了几位盲人朋友,他们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盲人阅览室,而且自己的生活圈子狭小,吃住工作都在按摩店里,偶尔出门也要有人陪伴,出行很不方便。据该按摩店的负责人万先生介绍,平常他们要学习按摩,一般都是从网上下载有声教程,然后组织店内员工进行学习。万先生表示,盲人阅览室他听说过,但是由于路程远,一般不会考虑让员工去那里阅读学习。

在章贡区残联工作了20余年的朱莘莘告诉记者,在他们这里注册的盲人中几乎没有人会主动去盲人阅览室,因为“那里太偏了”。朱莘莘称,2010年区残联曾经组织盲人朋友去盲人阅览室参观阅读,但据盲人朋友们普遍反映,那里“太远太偏了”。朱莘莘称,这些盲人大多生活在老城区,对行动不便的他们来说,去位于长征大道的市图书馆,路程远且交通不便,来回时间长,实在不太实际。

赣州市图书馆盲人阅览室的负责人刘俊告诉记者,针对路程远出行不方便的盲人朋友,他们与赣州义工合作,开办了送书送有声读物上门服务,并发动了义工与盲人结对,一旦盲人有需要,义工将陪同他们前来图书馆阅读,但此举收效并不明显。对此,在某按摩店工作的钟女士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她认为盲人出门就需人陪伴,很多时候她自己并不愿意麻烦别人,特别是陌生人。朱莘莘也说这样不方便,“义工也不可能每次都到家里带他们去。”

阅读学习,缺乏动力

钟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早上起来吃饭后,一般与同事聊聊天,“看看”电视,从下午开始,生意好了后就基本上一直在工作,一直到晚上。认识的人不多,基本上也不出门。她对记者说,作为一个盲人,有份工作,能凭自己的手艺吃饭她就满足了。至于别的东西,不多考虑。

在水南新村某按摩店工作的李先生称,作为一个盲人他对自己的生活预期并不高,能挣口饭吃就行,其余的都不多想。现在他正四处托人相亲,娶个媳妇生个小孩是他目前最大的人生目标。

蒋新慧是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也是赣州市盲人协会副会长。她对记者说,自己是盲人阅览室的读者,但像她这样的读者并不多。她告诉记者,最近赣州市图书馆盲人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曾经找到她,想组织一个盲文学习班,由对方提供场地,她进行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根本就找不到来学习的人。蒋新慧直言:“现在是盲人按摩行业的旺季,大家都忙于工作,根本放不下手来学习。”

阅读方式,发生改变

目前,盲人阅览室内拥有文学、医药卫生等各类盲文图书600余册,网上冲浪区配备了3台电脑,每台电脑都装有盲人读屏软件和耳麦,设备比较齐全,但很多时候,使用率并不高。蒋新慧说,盲人阅览室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比如语音软件,都是老版本的。

“问题不仅仅是软件落后。”万先生说,他在按摩店的电脑里安装了最新的语音软件,方便店里的盲人自行上网甚至与别人聊天。他说,现在电脑手机都这么齐全,他店里的盲人按摩师也大多有盲人手机,大家上网非常方便,要获得信息进行学习根本不必跑到盲人阅览室。

随着技术的进步,盲人获取信息的手段也不断改进。在东阳山某按摩店工作的余师傅从事按摩行业多年,他认为,按摩是一项对专业和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自己尽管从事按摩多年,但也一直在学习,不断提高技艺。余师傅告诉记者,原来他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来获取新知识和提高手艺,现在则多是通过手机上网来进行学习,感觉非常方便。余师傅称,有时候有盲人朋友来找他玩,他甚至还带对方去网吧,戴着耳机听讲座。

朱莘莘告诉记者,章贡区残联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盲人阅读方式的变化趋势,他们在去年曾经请了老师办了一期针对盲人的计算机培训,共有12人接受了培训,效果不错。盲人用各种电子产品上网应该是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他们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工作,推进电子阅读。

记者了解到,盲人阅览室也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们会根据读者的需求更新升级软硬件,并采购了数千种适合盲人阅读的有声读物。

盲文阅读,其实重要

许多盲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那么,盲人阅览室是否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肯定不是这样的”,蒋新慧一口否认了这种看法。在她看来,盲人阅览室里面有很多专业的盲文书籍,而且很多都是教材,还有一些经典医学著作,这都是网上没有的。

“朱莘莘说:“我跟他们(盲人)说,你们从电脑上也能获得知识,但是在盲人阅览室可能会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蒋新慧从小就在盲校读书,在章贡区,她是为数不多的接受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系统教育的盲人。在她看来,在网上阅读和听有声读物都是被动接受,属于泛读,而要真正精读,还是需要通过阅读盲文书籍,因为“在值得回味和需要思考的地方,你可以停下来甚至翻回去反复体会,重要的地方可以加强记忆,但如果上网的话,有时你一走神,软件就不知道读到哪里去了,过长的文章也不便于记忆”。东阳山某按摩店的刘大姐也认为,盲人通过语音软件上网其实效果不好,“经常听了后面忘了前面,到最后记下来的不多。”

刘俊认为,盲人尽管可以在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获取信息,但是假如能来到图书馆的话,丰富的资源和完备的设施依然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好。特别是一些盲文专著和医学文献,都是盲文出版社限量出版的,社会上很少,网上也基本没有,如果要进行相关学习,就必须来到盲人阅览室。

那么,既然盲人阅览室有其存在的价值,为什么光顾者这么少呢?“因为盲人的文化基础都较差,懂盲文的在整个章贡区都寥寥无几。”蒋新慧说。

盲文教育,亟待加强

按摩师傅肖先生曾经去过盲文阅览室,也亲手摸过盲文书,但他坦承:“摸着不错,但不懂啊。”

据朱莘莘介绍,赣州市内原来的盲文教育开展得还不错,老一辈的盲人师傅们基本上都能读盲文,但随着新兴的电子阅读的兴起,现在盲文教育这一块已经落下了。

那么,会盲文的人有多少呢?蒋新慧认为,现在章贡区能读盲文的人包括她自己在内可能也就只有几个。朱莘莘给出的数字多一些,但也不到20人。记者走访了多家盲人按摩店,在受访的盲人中,只有一人表示自己能够阅读盲文,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几乎从未接触过。

更严峻的现实是,现在章贡区的盲文教育几乎已经断层。“原来我们这里有一名盲文老师,但是现在已经出国了,现在如果要学盲文一般都要去南昌,我们这里的盲文教育基本是空白,”朱莘莘说,“现在章贡区教盲文教得比较好而且愿意教的,可能就只有蒋新慧老师了。”

“其实盲文很好学的,有拼音底子的人,学盲文少则一天,多则三天就可以学会,剩下的就是自己练习,”蒋新慧说,“但就是这样,能学的人也不多,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小学毕业,学拼音都很困难。”

下一步,蒋新慧打算请章贡区残联组织盲人学生学习盲文,把盲文学习班开起来。朱莘莘表示目前此事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刘俊说,这件事是市图书馆主动牵头的,他们也愿意提供提供场地和设备促成这件事,这样盲人阅览室就可以为更多的盲人提供服务了。假如盲人朋友需要电子或盲文书籍,也可以拨打服务热线8403126,他们将上门服务。

(记者杨帆)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