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我劳动 我珍惜 我快乐” 访退休老劳模汪全英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有人在辛勤劳作,有人在放假休闲,有人在为自己充电。不论在忙什么,我们都不能忘了那些已退休的劳模们。他们不仅热爱劳动,还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他们的时代虽已远离我们,但劳动者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过时。4月29日,记者来到赣州市民汪全英家中,倾听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讲述其劳动的故事。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汪全英的故事或许已离得非常遥远,但她那种“我劳动,我珍惜,我快乐”的精神,对我们的工作、学习仍有启发意义。

我劳动 我珍惜 我快乐

  
汪全英在家中的近照。
 

 我劳动:从小就和蔬菜打交道

 69岁的汪全英生于赣州郊区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帮着家里种地种菜,非常勤快。1962年,嫁到赣州城区的汪全英到劳动部门登记找工作,当时劳动部门推荐了副食品公司、百货公司等几家单位,汪全英都拒绝了,她认为自己来自农村,应该从事一项自己最擅长的职业。劳动部门推荐她去赣州市蔬菜水产公司工作,汪全英说:“我和蔬菜很有缘分,在家里就和蔬菜打交道,听到可以去菜场卖菜,我很高兴,因为这是自己最拿手的事。”

 我珍惜:想方设法减少浪费

 之后,汪全英先后在大公路菜场、南外菜场、菜市路菜场(今卫府里菜场)工作。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大家吃大锅饭。每个菜场每天都要收大量的蔬菜,菜市路菜场一天最少收几万斤蔬菜,由于品种不丰富,很多根本卖不掉,养猪场也消耗不了这大量的剩余蔬菜,结果只能白白倒掉。汪全英来自农村,深知种菜的辛苦。她比划着说:“一颗这么点大的种子下去,到长成这么大一棵蔬菜,农民不知道要流多少汗。更不用说还要从乡下走路挑100多斤菜到城里有多累。每次看到他们大汗淋漓挑来的菜第二天被倒掉,我不知有多心疼。这些都是我们辛辛苦苦劳动种出来的啊!”

 已升职为副班长的汪全英决定想办法挽救这些蔬菜。她让菜场的职工每天带把菜刀上班,把菜头的皮削去摆好,其他的蔬菜则重新择好洗净。然后她到处和矿山、学校食堂联系,送菜上门,或者大降价处理,“即便亏本也比白白浪费好得多!”这些经过挑拣的菜果然很受欢迎,食堂也愿意多采购。为了能把菜尽量卖掉,她还曾经骑三轮车从老城区把菜送到峰山。还有一些剩下的菜,汪全英发动大家一起制成腌菜出售。这些措施虽然没有止住每天倒菜的现象,但一个月报表下来,菜场亏损额度下降不少。汪全英想,还有没有更多办法阻止浪费呢?后来,她与各生产队打招呼,让大家不要每天都集中来菜场送菜,而是轮流把菜送来,与其卖不完变成垃圾,不如让农民自己处理,至少能派上用场。她则把当时送了菜才能开的吃粮指标提前开给生产队,这个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也挽救了不少蔬菜。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