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中西理念下的家族财富传承色彩

来源:私人财富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5日

——访私人银行家 颜怀江

作者:李云洁

在后代接班的话题上,中国富豪普遍面临着一些困惑,有钱未必一定是好事,只有有能力驾驭财富,财富对你来说才是有价值的,如果无法驾驭财富,还有可能招致家破人亡。因此能否成功顺利接班的关键不在于这个大家族自身财富的多寡,而是要看这个家族对财富价值观的认定,也就是说他是掌控利用财富,还是被财富所用。

架构:家族传承轮廓

一般来说,目前阶段的家族传承大多以家族企业为中心,但作为为其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金融业者来看一个大家族的传承,他们更希望这个家族有自己的家规,或者说“家族宪法”。其实,企业只是家族支撑和延续的一个动力,但是家族要长久的维持下去,不见得是纯粹经营家族企业了,在第二代、三代之后,有很多家族成员可能会因为没有能力或者没兴趣去经营这个企业,可是这个庞大家族还得生活过日子,还要持续繁衍下去。

很多家族的发家是来自于家族企业的壮大,但是整个家族的传承重担不应都绑缚在这个家族企业上,尤其最不可忽视的应该是家族精神的传承,这需要家族最原始的创办人、第一代好好来思考。第一代和第二代家族成员人数还相对较少,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另外家族的财富主要是第一代、二代创造出来的,所以家族规制基本上也由他们说了算。到了第三代、四代甚至更远的后辈,大部分一出生就有了一笔可观的财富,谁也不会去管谁,谁也管不了谁,到时候再去谈这些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分歧。所以对整个家族的管理要考虑到每个成员的想法跟他未来的发展。如果一个家族在最初没有建立起很明确的家族传承精神的话,到最后也往往会因为家族企业的消灭而分崩离析了。家族传承的精神恰恰是一种凝聚力的体现,在一个共同的信念上实现家族的延续。

当然不可讳言的是,财务上的力量是支持家族延续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应该说在第一代、第二代创造出财富之后,后人要能够善用财富,他们并不是单纯的财富拥有者,更是财富的管理者。比如说一个大家族的账本到底是各管各的还是有一个人来统管?这个人的管理能力大家认不认同?这些都是问题。所以说私人银行最高端的服务就是要帮助财富家族整理一个家族办公室的架构,在此之下把家族财富的管理权跟财富的拥有权、受益权进行分离。最简单的例子,像我们自己做投资跟我们帮别人投资,这其中的心态一定是不一样的,自己投资比较容易患得患失,但是帮人家投资基本上会客观、保守一点,所以自己管理自己的资产是容易发散的,这是主客观的问题;另外,要管理这笔庞大的家族资产,必须达到专业水准,家族资产里面可能包括散布在全球的动产、不动产、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甚至后代新的家族成员加入了不同国籍,也会产生各个国籍的法律制度问题。所以一个家族可能繁衍成一个小的联合国,整个家族的财富就会面临不同国家的很多法律风险与税务风险,如果没有专业人士帮忙打理,很难能够顾得到方方面面。有没有家族成员自己管理得很好的呢?也是有的,但是一定要确保家族之中有这种能力的人来做,所以很多家族也会派富二代、富三代到大的金融机构里来,希望他们在财务方面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去管理家族的资产。

中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财不外露,即使是家族内部成员也不见得对整个家族的资产十分了解。其实,一个家族几乎不可能每一代都能出现优秀能干的人来胜任家族企业的管理和家族财富的传承,很多家族“富不过三代”的主要原因也就在这里。所以东西方的差别在于,亚洲家族内部的财富管理权跟财富拥有权是统一的,就像中国党政军一体的模式。但在欧美,有很多家族都延续上百年,因为西方人更加相信专业,他觉得可以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像家族管理这些专业的内容如果自己搞不懂就找专业的人来做。在亚洲,香港李锦记家族堪称东方家族传承的典范,其在概念、管理、策略上明确区分“家族企业”与“家族事业”的差别,或许正是这个长寿家族繁衍至今的秘诀。

大环境方面,中国目前刚开始接触信托制度,但是市场上的信托都还属于投资产品,不是家族信托的概念。绝大多数的中国富一代对于一些东西尤其是钱财,很难做到完全相信别人。在中国很传统的想法就是有钱人是老大,一种“钱是我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心态;更何况这些钱是他们自己辛辛苦苦一个子一个子拼出来的,他会更加珍惜对这笔财富的掌控权。如果这些财富脱离了他的掌控,他就会有不安全感,这需要制度上的改变来消除他们的担心和疑虑。要让中国富人真正完全接受家族信托在财富受益权、管理权、所有权的“三权分立”的概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由于现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富二代几乎没有兄弟姐妹争家产的状况,如果家族中的单传子女都过早离世,那家产会变成谁的呢?很可能跑到儿媳妇或女婿等外姓家族里去了。此外还有很多原因,如政策风险,中国富豪的资产大部分在国内,国外的信托机构不太好管理其国内的资产,现在的难点就在这里。单就不动产而言,国内居民对不动产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坦白讲如果政府说收走就收走了。国内信托工具在实际的应用上和国外相比还是有落差,但就观念层面来看是绝对可以处理的,因为伴随着移民热潮中国富豪在海外也逐步积累了丰厚的财富,这部分海外资产可以得到很好的打理。

来源:私人财富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