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春潮涌动畲乡情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本报记者邱玥 实习生徐典

  畲家“三月三”,千年“乌饭”香。

  “三月三”乌饭节,对畲族百姓来说,记忆是甜蜜的。当天,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人山人海,不仅有山歌、乌饭、婚庆民俗,而且有传统体育、特色饮食……成千上万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春光中,和着民族曲调,品读民族文化典章。

  群众搭台、政府支持、四方参与,让乌饭节成为畲族村民的“春晚”。“三月三”乌饭节作为畲乡流传千年的特有节日,它像打开了一扇窗口,通过少数民族特有的吹拉弹唱,折射出我省畲族文化发展的新面貌。

  一个民族的文化元素结构,真实地记载着这个民族文化的产生与繁荣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我省的畲族分布在7个乡80个村500多个村民小组,近15万人,是全国畲族分布的三大省份之一。我们欣喜地发现,近些年来,支撑这个民族结构的固态的东西,正渐渐地回到了畲民的生活中:

  2009年,我省首次参与全国畲族文化古籍整理,并成功地承办了第三次全国畲族古籍整理工作会,在会上,我省1000多件古籍、契约等走进出版社。

  经过挖掘、整理和建设,如今,全省拥有畲族特色村寨15个。2012年,畲族乡村更是以从未有过的火爆场面和热情,竞争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计划,会昌、崇义等县专门列支几百万元资金投入畲族特色村寨建设。

  代表畲族忠勇刚直精神的“铁书”、描绘畲族祖先神话历史的犬王图……这些畲族文化的载体也在万安、贵溪、会昌等10多个县的民间被陆续发现。

  对畲民来说,丢失的世界又渐渐回来了。固态的东西与其说是“古董的摆设”,倒不如说是文化元素的凝结,存留和保护好它们,正成为广大畲民们的历史使命。

  畲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它们是让文化元素鲜活起来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因而,畲族山歌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它们,是让文化元素鲜活起来的必由之路。

  《高皇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为著名,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朝江水一朝鱼……”,在“三月三”乌饭节上,当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小的孩子们登上舞台,美妙的歌声四处飘扬时,一个民族的文化韵味也被发挥到了极致。五年级学生王一超自豪地说:“现在,他们学校每个学生都会唱这首山歌了。”

  为了将畲族的活态文化传承下去,黄光浪作为发起人,2009年创办了信丰畲族艺术团,队员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18人。在此次乌饭节上,他们带来了情景歌舞、畲族舞蹈等节目,迎来阵阵掌声。团长李霞说:“我们每个月有10多天都在演出,从成立到现在,前往上海、杭州、郑州等全国8个城市,共演出500多场。”

  为了参加乌饭节,88岁的畲民兰和龙与老伴,不到7点便起床了,他们步行了10多里山路,“虽然我们不会唱山歌,但只要听到畲族山歌唱起来,看到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我们就特别高兴。”

  放眼望去,更多的现象让畲民们引以为豪:全省有20多所民族中小学把民族传统体育、畲族山歌列入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畲族山歌会、山歌赛、山歌创作,在全省民族乡镇已开展近20次;从2010年开始,共有20多位畲民自发地走向浙江省景宁县、福建省宁德市,把自己本民族的山歌演唱得淋漓尽致……

  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民族文化发展息息相通

  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定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对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来说,“三月三”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随着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一些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一一亮相,也让这个偏远的小村庄声名远播,不远千里前来参加活动的大有人在。利用这种效应,田垅畲族村打出畲乡牌,成立了畲民脐橙、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成为畲农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同样的现象接连出现在一些畲族乡村。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向政府争取、自筹资金、自主投劳,创办了一个畲族文化演艺厅,把本民族的祭祀、山歌、饮食、服饰等文化元素集中起来,同时与畲族村寨的旅游相结合,每年都有近万人来到这个村寨品尝畲族饮食,观赏畲族祭祀,与畲族歌舞相伴。五年间,畲族村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从中等收入步入“小康人家”。

  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农副产品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吸引了不少经销商,他们把畲菇、畲笋等推向市场,销往上海、浙江等地。而江苏一家外商正是瞅准了乐安县金竹畲族乡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生态优势,毅然投资3000万元,准备将畲族文化做成旅游品牌……

  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并使民族文化更具竞争力。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正是依托文化的发展,我省畲族乡村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