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6日
在赣州开发区潭口镇,有一个名叫半坑村的小山村。它四面环山,离圩镇将近10公里。这里,有一位教师,为实现山区孩子读书的梦想,他甘守清贫,教书育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从青丝到稀稀落落的白发,默默坚守山区三十载。
扎根山区30年
4月12日,记者从潭口镇驱车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一路颠簸来到潭口镇半坑村半坑教学点。这里3间瓦房中有两间是教室,里面摆放着几张老式木桌和一块已掉漆的木黑板。这里只有10名学生和陈友、刘兰香两名老师。
1982年大学毕业的陈友,潭口镇上元村人。他父亲是一名长期在农村教书育人的老教师。受父亲的影响,怀抱着对教育的热爱,他毅然来到位于群山之中的半坑教学点。那时,半坑村还没有修路,陈友每天都要从家里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一步一个脚印,这一走就是30年。
讲台下的孩子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时刻触动着陈友的心灵。尽管他每天上完课都累得筋疲力尽,但这些可爱的孩子一直支撑着他。陈友回忆说,刚开始,这所学校有5名老师,学生最多的时候有150多人。后来,同事们一个个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却留了下来。原本他也可以走出山沟,可一想到自己离开了,这里的孩子有可能会辍学,他便放弃了这些机会。
30年来,陈友到底教了多少学生,连他自己也不记得了,但每年都会有学生回来看他。陈友对记者说,看到学生离开这个山村,在外面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他感到很欣慰。
倾情山区教育
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经别人介绍,陈友结识了刘兰香,两人于1986年结婚。一门心思扑在教育事业上的陈友,在很多时候都无法顾及家庭,但是他的妻子刘兰香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反而更加支持他的事业。
陈友多年来一个人担负起学生的所有课程。刘兰香心疼丈夫,2009年,就把在外面的工作辞了,做起了代课老师,陪着丈夫一起教孩子们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陈友经常会与妻子探讨。
每天除了教书,陈友还要担负起为离家较远的学生做饭的责任。2011年,为了解决学生膳食问题,赣州开发区为每所山区学校都配备了微波炉。在山区,停电是常有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陈友和妻子就用几块废弃的砖头,垒起一个小灶,为这些孩子生火做饭。
夫妻俩相濡以沫,相互搀扶,共同撑起山村教育的一片蓝天。(朱丰华 特约记者廖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