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中国网:煤老板的发家史 国有资产的流失路

来源:中国网    作者:谭浩俊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3月18日,山西富豪邢利斌因花费7000万元嫁女一举名满天下。调查发现,邢利斌成为柳林首富,收购柳林兴无煤矿成为其“飞跃点”,2002年,邢利斌以8000万元收购兴无煤矿,相当于每吨煤炭付出的价格仅为0.57元,之后其个人资产跃至数十亿元。(3月27日《郑州晚报》)

  自有了国有企业改革这个概念以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就成了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话题。而自从出现了国有资产转让行为,国有资产流失的话题就一直伴随其左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富豪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世人的面前,除房地产市场的造富功能被发挥到了极致之外,国有企业改革也成了造富的另一条重要通道,且造富的过程和速度,比房地产市场还要简单和迅捷,俗称“一夜暴富”。

  因改制而成为新一代富人,固然有经营机制转换、经营者内在动力被激活、市场意识增强等方面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改制给受让者提供了成为富人的物质基础。其中,国有资产的低价转让、隐匿、转移以及企业无形资产的无偿拥有等,受让人快速致富的最重要原因。

  已经被当作共识的一种观点是,如果国有企业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甚至没有活路。这种观点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国有企业大多经营机制僵化、管理体制落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不等于可以将国有资产贱卖或者非法转移,可以使国有资产出现大量流失。如果这样,就不是改革,而是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将广大群众创造的社会财富转移到了极少数人的手中,显然是不符合改革的初衷的。

  储量15312.3万吨、可采储量14021.2万吨的国有煤矿,仅仅以8000万元的价格就转让给个人,平均每吨煤炭的转让价格只有5毛多钱,赶不上一斤白菜的价格。纵然有再多的理由,也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更何况,并不是兴无煤矿已经无法生存下去,而仅仅是因为需要上马一个90万吨洗煤调产项目,政府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资金。

  众所周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国有资产转让是需要经过评估的。特别是采矿权的转让,更需要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科学的评估测算,并公开挂牌交易。那么,兴无煤矿在转让过程中,到底有没有进行评估呢?为什么储量14000多万吨的煤矿,转让价格只有区区8000万元呢?转让价格到底是由谁来确定的呢?

  要知道,在超低价获得兴无煤矿采矿权没有几年时间,刑利斌的个人资产就迅速攀升至几十亿元,并为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在柳林及其他地区收购采矿权、开发新的煤矿以及海外上市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兴无煤矿这只“利润奶牛”,可谓是不吃草、只产奶。

  也许,对当时财政收入只有2亿元的柳林县来说,8000万元的转让款,已经够丰厚的了。殊不知,就是这种眼前利益和短期行为,却使数亿、数十亿、上百亿的国有资产,一下子全部流失到了个人手中,成为造富的一个典型。更具讽刺意味的是,10年后的今天,刑利斌竟然用一场耗资7000万元的女儿的婚礼,回应了当年柳林县政府转让兴无煤矿是何等的荒唐、何等的不负责任。

  都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需要担责,但是,兴无煤矿的转让,有没有人担责呢?担了什么样的责呢?政府在行使行政行为和履行职责过程中,竟然如此不负责、不作为,国有资产又如何能够不出现大量流失的现象呢?

  眼下,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再度响起,特别是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障碍论”,更是把国有企业不私有化中国就没有前途的“政治高度”。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改革大量造富的现实,“思想十分前沿”的经济学家们,为何全然不见、闭口不谈呢?难道所谓的经济学家们,真都变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了吗?

  有一句话叫书生误国,因为,那些自以为文化底蕴很深、知识面很宽、思维很超前的书生们,成天躺在书本里、幻想中,构思所谓的改革思路、改革路径,而全然不顾在他们的思路和路径背后,却隐藏着太多太多的危险。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强大,得益于改革。但是,经验决不是把国有资产进入少数人的腰包,而是调动所有人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如果改革就是把国有资产分光吃尽,让少数人致富,中国反过来会毁在改革的手中。

  改革进行到今天,已经停不下来,关键是,改革之路不能成为国有资产流失之路。“一夜暴富”,不能再在中国的改革中出现。

分享: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