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金融机构超储率回落至历史下限、公开市场操作加权发行收益率持续回升,以及大行拆出资金占比回落等多项指标看,未来银行体系资金面趋紧态势将延续,而回购利率将持续回升。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末金融机构超储率已由上年末的3.13%降至1.96%,接近历史下限(96%的历史超储率高于当前水平)。其中,中资大型银行超储率已连续第二个季度回落,并降至1.43%的历史下限,仅略高于2009年6月1.15%的最低水平。
另外,2000年8月至今的历史数据显示,银行间质押式7日回购利率月均值与公开市场操作月度发行加权平均收益率(按发行规模加权)呈高度正相关,随着收益率水平较高的3年期发行占比上升,公开市场操作月度加权平均收益率已由2009年11月的1.3235%回升至5月至今的2.187%。受其推动,回购利率月均值亦由1.4320%升至5月至今的1.7086%,本月升幅较4月显著扩大5.9个百分点。鉴于正回购发行占比受到央行自身持券规模的限制,而短期央票收益率又无法激发银行的配置热情,因此,未来3年期央票发行占比保持相对高位或其他期限央票收益率上升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公开市场操作加权发行收益率维持高位的可能性较大,对回购利率构成支撑。此外,从更能反映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趋势性变化的Shibor利率表现看,今年4月末以来3月shibor利率开始探底回升,虽然升幅不大,但持续性较为明显,而且从与其走势高度正相关的3月回购利率表现看,5月至今日均升幅达9.45BP, 创2009年11月以来新高,预示着Shibor利率仍有走高空间。
大行对资金利率的定价权将随资金面趋紧而增强,有助于推高回购利率。2004年11月至今的数据显示,回购市场大行资金拆出比例月均值与回购利率月均值显著负相关,即大行拆出比例的回落往往伴随回购利率的回升,并且在资金面偏紧的环境中,这种负相关性更为显著。近期现金存款招标利率的持续走高反映了中小银行迫切的融资需求,在这种环境中,大行更容易主导回购利率走向。从近期大行动向看,我们注意到,在连续上升2个月、累计升幅达14.8个百分点后,5月至今大行平均拆出比例首度出现逾12个百分点的回落,已回到2009年11月水平,显著低于历史中值水平,而当前回购利率却低于历史中值,预示回购利率面临回升压力。
宏观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回购利率回升对短端收益率构成更大冲击,收益率曲线扁平化态势或延续。随着近期回购利率的回升,现券市场长短端收益率开始出现显著分化。以国债为例,与5月10日(准备金缴款当日)相比,3个月-2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扬,平均升幅达7.4BP,而3年期-10年期收益率则延续回落态势,平均下降2.52BP.收益率曲线呈加速扁平化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