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四招”破解招工难 宁都应对“用工荒”妙招频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5日

每年春节一过,“用工荒”就成为各地企业普遍头疼的问题,也成为各地民工就业得不到保障的民生大问题。去冬今春,面对困局,宁都县出台政策主动应对、妙招频出,引导各企业待遇留人、真情留人、用心留人,使近95%的企业避免了“用工荒”难题。

招数一:职称待遇吸引人

“别看我是农民工,可我也有职称呢,现在像‘公家’的人一样,享受着职称工资待遇!自公司给我评上高级电子工后,月加薪500多元,现在我每月能领3000元,这比在外务工强多了。”近日,在宁都广志电子厂,来自田头镇的农民工廖荣华高兴地介绍。“这不,今年春节后,几个以前在顺德务工的朋友,听说在家门口务工就有这种待遇,也来这里上班了,现在干得很满意。”

“去年起,我们厂一直实行职称加薪制度,现在,厂里具有中级职称的员工,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2500元以上,还给缴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险。凭着这样的待遇,吸引了本县许多农民工。”广志电子厂厂长罗玉琼颇为自信地说。

为了更好地留住员工,待遇留人,自去年起,宁都县指导各民营企业仿效国企和该县民办学校的做法,只要工作称职、技术过关,达到一定年限就能通过职称评定加薪,这样一来,新员工有盼头、老员工有奔头。如今,该县大部分企业的普通工人,月薪最低能拿到1500元左右,拿到中级、高级职称后,月薪可达到2500元至3000元之间。

招数二:订单培训对接人

长胜镇水枞村的郭建荣初中毕业后在福建省石狮市务工3年,一直是一名剪线工,月收入突破不了1200元。去年,他和艾炜特电子公司签订协议后,参加了公司的“订单培训”,拿到了电子专业毕业证,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蓝领”,一进厂工资就达2000元。

“订单培训特别适合我们这些没技术的年轻人,培训一结束,就能对接工作,这样一来,找工作就少走很多弯路。有技术了,工资自然也就高了。”小郭高兴地说。

普通的就业培训虽是改善供求脱钩的一种途径,但由于针对性差、不能马上对接等原因,用工成效一直不太明显。近两年,宁都县创新举措,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政府帮助企业与求职者签订用工协议后,由公司开出订单,依托宁都职业技校,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培训所需费用,由政府根据企业对税收的贡献大小给予补贴。学员学习期满合格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使学员能“学好、用上、赚钱”。近两年,宁都共举办此类“订单培训”61次,接受培训的青年农民达2.3万人。

招数三:就业救助关爱人

梅江镇的黄优明下岗后,由于年龄大,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家庭生活日益拮据。去年宁都县在千名干部下基层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活动中,县就业救助中心积极帮他联系协调。最终他被一家粮油公司录用,成为采购员,月工资1600元。

“感谢就业救助,让我们这些下岗工人能重新找到工作,现在家里生活好过多了。”一提到就业救助,黄优明显得很激动。

在众多求职者中,下岗工人、退伍人员、残疾人员等这类特殊群体,由于多种原因成为就业的“老大难”,逐渐成为困难群体。针对这一现状,去年宁都县结合“三送”工作摸清情况后,迅速成立就业救助中心。由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一方面,对积极吸纳困难群体的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另一方面,对有创业能力的困难群体,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以创业带动就业。去年,该县得到就业救助的各类困难群体共有3.6万人。

招数四:链式招工留住人

来自湖南的陈华是宁都荣都鞋业的老员工。新春后,他不但重回荣都鞋业,还给公司带来一份“厚礼”——介绍了6名朋友来公司上班。“我现在的工资,在制鞋行业来说还算高,而且我非常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所以,今年我把几个同学也介绍来了。为此,公司还奖励我2000多元呢。”陈华高兴地说。

春节前,宁都工业园多家企业利用员工返乡的机会,出台奖励措施,激励老员工为企业“招兵买马”,规定老员工每招来一名工人,就可以获得300元至500元的奖励。工业园劳保所还会同各企业专门印发了让老员工随身携带的招工资料、用工协议,资料对企业招工的优惠政策,协议对新进员工的工资、福利等都作了详细说明。

“可别小瞧这种招工!虽然一上班企业就得兑现奖励,可相比外地招工能省很多钱,省下的钱用在自己人身上,既留住了员工的人,又留住了员工的心,一举三得!”。县工业园劳保所所长赖旭光介绍,今年,宁都各企业仅用“链式招工”这一招,就招收工人4000多人,解决了用工问题的近三分之一。(郭军民 特约记者许万里)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