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5日
水土流失填埋沟渠农田
南康市凤岗镇峨眉村公墓区建设留下“后遗症”
看着因泥沙堆积不断变浅的排灌沟渠,村民们感到很迷茫。
图为村民刘烈忠家处于公墓区下方的鱼塘。
近日,南康市凤岗镇峨眉村四组的村民向赣南日报反映,位于村庄后山的公墓区建设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山脚及附近的排灌沟渠被泥沙填埋变浅变窄,影响了泄洪的能力,同时有许多农田和鱼塘被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填埋。至目前,公墓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但工程建设留下的“后遗症”,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医治”,村民多次将情况向镇政府反映都没有结果。
村民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3月9日,记者来到凤岗镇峨眉村调查。在村民罗开明、吴有才、李干林、梁二英等人的带领下,记者踏着泥泞的田间小道,来到公墓区的山脚下。放眼望去,整座山头被开挖,四周随处可见裸露堆积的黄土。沿着山脚走,记者发现,山脚下的沟渠堆积着厚厚的冲积泥沙层,村民们说,以前这个水沟至少有60厘米深,现在基本被淤泥填平,一下雨,山洪全流到了农田和鱼塘里。眼看就要到春播春种的时节了,这些农田都不知道能否继续耕种。走到一处山窝,记者看到,一口山塘满是山上冲下来的浑浊的黄泥水,山塘四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泥沙的措施。村民说,山塘因泥沙堆积已很浅很浅,基本不能养鱼了,在公墓区的山脚四周,像这样被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淤积的山塘有5口。再往上走,山塘上方的一些梯状分布的农田已全被干枯的杂草覆盖,显然已经荒芜了好久。在农田的一角,堆积了厚厚的冲积泥沙。村民介绍说,自从公墓区开工建设后,这些田地因为缺水和泥沙冲积,就再也没有被耕种过了。随后,在另外几处山窝,记者看到同样的景象。
采访中,村民吴有才给记者展示了由凤岗镇政府盖章签字的《关于峨眉村四组反映情况的处理意见》,其中“关于水利的问题”中写明:“其下游渠道如造成水毁时,建设单位和镇政府应负责修复并赔偿一切损失。镇政府将积极争取水利建设项目完成所有渠道的建设。”其中“关于项目区内山塘问题”有这样的内容:“项目区内山塘要保持原貌,四周要挖沟、砌筑,保持不造成淤积。如造成淤积,由项目单位负责清理;如造成养殖户损失,由项目单位及镇政府负责赔偿。”但是,村民们说,这些内容到目前基本没有落实。村民们也说,对于一些损失,镇里做了一定的补偿,但是补偿费用很低,而且对新造成的损失还没有补偿。
随后,记者采访了凤岗镇政府有关领导。镇里专门负责项目征地及安置等协调工作的副主任科员蒙金平告诉记者,凤岗镇峨眉村公墓区主要是为安置赣州机场路扩建时征地迁坟而建设的,2010年开始建设,整个项目占地200多亩。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的确对附近部分农田造成了损失,但是镇里一直在努力采取措施,去年对一些受损的农田和鱼塘已经作了补偿。去年底至目前,因为雨水冲刷造成的新的损失,下一步也准备核实补偿,镇里正在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目前要对附近所有的水沟特别是主水沟进行全面的修筑还有难度,因为这需要几百万元资金。蒙金平说,就在3月8日,他还来到峨眉村,就农田和山塘受泥沙冲刷填埋的问题和有关村民作了沟通,并且当面答复村民,对造成的损失一定会认真核实并按照有关标准给予补偿。(记者杨晓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