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担保狂城郑州:一池鱼病了 就是水的问题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樊殿华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9日

    “一池子鱼都病了,就是水的问题”

  ◤担保公司曾经承载着民间金融“开门”的希望,却在三年突然繁荣后成为资金链上的一捆“地雷”。

  ◤在一个失去了信号灯的市场上,担保业被摇摆的政策与膨胀的欲望一起推向癫狂,又抛入深渊。

  南方周末记者 樊殿华 发自郑州

  在给担保公司送了一年多外卖之后,31岁的王刚将10万元放进这家名叫华大的公司,月息2分1。那是2011年8月,郑州。

  一个月后,利息按时到账,净赚2100元。他马上追加20万。

  半年后,2012年2月29日,他扯着横幅,与上百人一起聚集在通往华大的路口,希望政府出手帮助讨回自己的投资。这样的街头剧最近频繁在郑州上演,上访大军都是河南省各家担保公司的“理财苦主”。

  此时,河南省已有一百多家担保公司无法按期兑付本息,整个地区风声鹤唳。在重灾区郑州,政府派驻了五十多个工作组进驻出事的担保公司。而在金水区——这个重灾区中的重灾区——担保、投资公司董事长及高管被要求“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专案组调查,每六个小时上报工作进展”。

  2月23-25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到郑州、许昌进行调研,专门走访了担保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新华社报道说,他强调要发展和完善草根金融,也强调“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金融活动,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过去几年,河南省担保公司膨胀的速度堪称全国之最——根据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的数据,2010年底已从2007年的100多家飙升至1640家,约占全国的1/4。疯狂的结果,是这场前所未有的资金之痛——当地业内人士估算说,这次危机将使近千亿民间资金告急,波及近十万投资者。

  担保公司曾经承载着民间金融“开门”的厚望,却在几年后成为金融业的一颗“地雷”。河南不过是其中最典型的地方。

分享:

来源: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