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寻路公益小贷:必须要有适合农村实际的好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宋毅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9日

    贷款难,不只是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对资金的需求也如饥似渴,他们就是成千上万的普通农户,特别是处于最底层的贫困农户。

  可能单个农户需要的资金只有几千元钱,但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改变一家人的生活条件。然而,低成本、高风险却让各金融机构放弃了这个群体。针对此问题的愈发严峻,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接受了《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的专访。

  早在1996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就开展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试点,以提升农户自立能力和增加农户收入为目标。“农村的金融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必须为解决低端贫困农户的金融服务问题探个路。”段应碧说。

  农村金融供给不足

  政策关照缺位,政策制定笼统,是造成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落后的原因

  “过去,金融机构在农村基本就是个抽水机,从农村大量的吸收存款用于城市建设,这个趋势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在段应碧看来,现有金融模式更多是按照城市社会和工商业设计,与农村的实际情况、农业的自身特点和农民的现实需求有较大差距。

  从实际来看,农村金融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业,一类是农户。企业有大中小之分,农户也有大户、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之分,他们对金融的需求不同,得到的满足程度也不同。

  段应碧回忆,原来中央的办法多是对大银行施加压力,要求银行加大对农户的贷款投放力度,而事实上大银行基本做不到。政策关照的“缺位”,加上未能对农村金融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政策制定笼统,是造成当前农村金融服务落后的原因。

  为扭转这种落后的局面,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农户的不同需求,大型商业银行开设了专门的农业信贷部门,小额贷款公司及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先后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家力争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决心表露无疑。

  据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国已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935亿元;共设村镇银行726家。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