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明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5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张明 发自北京
据相关消息,华鼎担保及中担担保实际控制人陈奕标近日对外称,两家担保公司的资金链紧张源于参与了一些企业过桥贷款业务,并对中担担保目前曝出的违规操作案例保持沉默。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中担担保的违规操作在行业内并不鲜见。由于担保业务高风险和低收益的不对称,一部分民营担保机构并不愿大规模展开担保业务,而是纷纷涉足其他领域运作资金,以致担保行业事故频发。
变相吸储普遍
“企业没有固定的理财产品,但是可以通过借贷的形式来进行投融资。”山东一家知名担保公司负责人张艺萍表示,所谓的投融资就是一种私底下的企业间借贷行为。借款方需要有一定的资产抵押,而贷款方的收益会远高于银行贷款。
张艺萍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全国的营业点有70多个,借贷金额的门槛是100万,上限为5000万。目前,月利息为一分半(即年利率18%)。如果资金量大的情况下,利息还可以再谈。
“尽管有的担保公司能给出的利息更高,但是我们公司风险低一些,并有资产来抵押和较高的信誉保证。所以,有资金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合作。”张艺萍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山东这家担保公司吸收资金的行为在行业内普遍存在,并具有了一定的隐蔽性。有的公司发行理财产品、有的公司使用个人借贷,甚至部分公司借道股权融资。
担保机构无奈
“目前,在北京100多家拿到担保牌照的担保公司中,以担保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仅20多家,更多的公司都在开展一些其他领域业务。”北京一家担保公司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这一数据并未有官方证实。他同时表示,贷款企业往往也会有各方面需求,更倾向于综合性的业务。
据该人士透露,由于银行对担保公司有一个认可度,目前担保行业内的业务分布较为集中,而小型担保公司生存可能更困难一些。“去年,监管层对担保行业的业务进行了限制,使担保业务经营的压力骤然增大,不少长期混迹在担保行业的公司都被迫转型了。”
中担担保的部门负责人曾在事发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民营担保公司存在很多的无奈,风险与收益、客户与业务都需要一个平衡。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